賴清德帶著台灣走鋼索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雖未公開揭櫫台獨,但比前總統蔡英文更往「一邊一國」論調靠攏,字字句句無不向獨派交心,未將國家安全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非但無法平緩當前兩岸局勢,國人反而更擔憂他的「抗中保台」路線會因其執拗心態失去控制,最後導致兩岸直面對決。整體而論,通篇充斥滿滿的「叫戰」意味。

賴清德宣示效忠中華民國、願遵循憲法,演說卻背道而馳,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等於將兩岸各自憲法解釋彼此關係的模糊空間徹底打破,也將前半段提到重啟對等觀光及就學的善意完全抹煞。既然蔡英文的「四個堅持」無法打破兩岸對抗局面,台獨色彩更鮮明的賴清德欲延續此路線以維持現狀,豈非緣木求魚?

不可否認,民進黨與國民黨皆曾說過「兩岸互不隸屬」,惟各自內涵有極大差異。蔡賴兩人的「中華民國」與台灣畫等號,根本不承認憲法將大陸地區視為中華民國領土之法理規範。反之,國民黨遵憲行憲,願以符合《中華民國憲法》之「九二共識」推進兩岸和解,但絕不接受中共「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說法。正因有此模糊地帶,兩岸才得以擱置政治爭議,共謀人民福祉。

當賴總統藐視《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定位,並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束之高閣,兩岸直面對撞的可能性急遽升高,任命再多所謂的「知中派」出任陸委會及海基會都無濟於事。當他勝選那一刻,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兩岸沒有蜜月期,結果賴清德顯然是自認取得美國認可,才會如此有恃無恐,選擇與習近平正面對決,執意拆除兩岸關係的特殊架構,等同將台海和平與國家安危寄託在美國。

誠如熟悉兩岸事務的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所言,賴清德的說法比前任總統蔡英文的講話更為「嚴重倒退」,甚至「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影子都若隱若現。中國大陸外交部及國台辦已分別強硬回應賴清德的談話,更多的強硬措施恐怕會隨之而來。

事實上,兩岸問題的最大癥結就在於民進黨的投機心態,過去是蔡英文、現在是賴清德,兩人都想搭國民黨與中共打造的順風車,卻不願付出相對應的政治成本,還能順勢將中共對台的非和平手段轉換成自身的政黨利益。如果大陸地區不是中華民國領土,賴清德上任就該廢掉陸委會及海基會,而不是只想坐收漁利,聲稱維持現狀卻執意暗推台獨。

總結蔡英文主政8年成績單,其兩岸政策是國人最不滿意的政策之一,顯見民眾逐漸認清民進黨玩弄兩岸話術的真相。賴清德正帶領國家走在鋼索上,要如何安然度過兩岸險灘,就在他的一念之間。(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