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賴清德提社福五大主張 拋「社會安全網2.0」、調整中低收入認定標準


[FTNN新聞網]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24)日召開第七場「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以「公義社會,溫暖台灣」為主軸公布社福相關政見,提出「強化兒少保護及健康促進行動」、「身心障礙者權益促進行動,強化身心障礙者社區支持」、「建構友善自主的高齡生活環境」、「推動社會安全網2.0」以及「強化保障經濟安全」五大打造公義社會的具體方案,並承諾未來擔任總統後會定期與社福團體會面,確保各界心聲都被忠實反映並得到政府協助。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提出社福社安政策。(圖/賴清德競辦提供)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提出社福社安政策。(圖/賴清德競辦提供)

賴清德表示,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同時應該藉由經濟的力量來照顧弱勢,過去一段時間,他不斷提出未來將擴大社會的投資,建立新的支持體系,達到全齡照顧的社會,才有辦法達成公義社會。因此,賴清德也具體承諾,未來若擔任總統,會定期與社福團體會面,聽聽社福團體代表的心聲,也藉由跟公益團體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對弱勢朋友的照顧,讓社會能達到公義的目標。

為了打造公義社會,賴清德也提出五大主張。首先是「強化兒少保護及健康促進行動」,賴清德指出,具體作法為「增進兒少生活協助與健康維護」,協助地方政府建立單一窗口服務,整合各項補助措施,強化就學、交通補助,確保兒少不同生活階段都能獲得基本經濟保障;「保障特殊境遇兒少權益」,對依法安置的特殊境遇兒少,依個案需求可延長安置年限,並同步延長自立生活服務年限,以保障有需求的個案能得到過渡至成年前期所需的協助與資源。

賴清德續指,他主張「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向下延伸至小學,鼓勵遭遇心理困境的兒少勇於求助,並及時找出高風險個案加以預防處理;「推動學生輔導法修法」落實發展性、介入性、處遇性三級預防機制,並增加經費協助及專業人力支援;以及「廣泛提供符合兒少身心發展的運動及遊樂場所」,擴大公營風景區及文教設施特定日期免費入場等措施,增加兒少可近用活動空間。

第二項主張是「身心障礙者權益促進行動」,賴清德說,必須參考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促進無障礙環境,包括改善各項公眾使用設施、交通運輸、日常生活用具等有形生活環境,以及金融、公眾資訊、通訊等無形服務的友善性與便利性,以及「優化居住無障礙」,擴大補助老舊公寓增設電梯、升降機等設備。

而在「強化身心障礙者社區支持」方面,針對住宿機構服務使用者返家期間,強化提供臨托、短托、輔具、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資源;提供「量身定做」的個別化生涯轉銜服務(ICTP)或個別化轉銜服務(ITP),讓身心障礙者在進入就學、就業等不同生命階段前,均可有所預備與協助,均能尊嚴生活;長照社區式服務單位擴大服務範圍,提供社區輕、中度心智障礙青年彈性化服務,包含休閒活動參與機會及設備使用、生活及福利諮詢服務、志工培訓及服務機會等。

主張三是「建構友善自主的高齡生活環境」,包括「提升高齡者出行安全性及便利性」,整合交通服務資源,優化高齡者出行「最後一哩路」,例如居家至公共運輸系統之間的銜接、生活所需的共乘服務等計程車多元服務模式,並改善公共運輸無障礙設計;提升公共空間的高齡者友善環境;「提升公共空間的高齡者友善環境」,強化公園、綠地、街道、藝文場館等公共空間的高齡者友善設計,提供 高齡者舒適安全的休憩活動空間;「保障高齡者生活安全」,強化社會宣導,提高社會對高齡者人身安全議題關注,並提升高齡者反 詐騙意識,避免財務遭受詐欺。

此外,還包括「減少高齡者孤獨與孤立,強化弱勢家庭老人支持」,主動掌握高齡者使用社會服務狀況,辦理心理健康促進活動,積極提供專業服務與關懷訪視,並連結專業組織與志願服務團體,建立獨居與雙老等相對弱勢老年人的支持體系;「促進高齡者資訊能力與生活便利」,結合公私部門資源,普及高齡資訊學習活動,推動高齡者服務據點提供數位資源,協助提升高齡者資訊能力,承諾任內促進65歲以上民眾個人上網率由50.6%提升至65%;以及「推廣科技應用於高齡者服務,發展高齡產業」,鼓勵企業與社會團體發展可負擔的高齡科技服務或商品,及針對各層面生活需求的多元服務或商品。

在「推動社會安全網2.0」部分,賴清德提出「促進社會安全網常態化」,推動行政創新,協助社會安全網長期穩定,確保優質NGO的運作穩定性、服務專業性與勞動權益保障;「強化普及預防、及早介入、密集個別服務的三級預防工作」,針對有需求個案,適切銜接其發展階段與回應需求,提供連續性服務網絡,不漏接任何一人;「擴大社區心理衛生服務,支持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庭」,目標2028年完成設置100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落實成癮性行為的預防與處遇」,目標4年內將我國非法藥物終身盛行率降至1%,並發展成癮性物質戒治技術、方法與模式,以減少社區滋擾事件,降低物質使用者污名化效應。

最後是「強化保障經濟安全」,賴清德主張「貼近社會救助申請者的生活現況,檢討家庭財產、家庭人口、工作收入、無工作能力等計算標準」,《社會救助法》應與時俱進調整中低收入認定標準,擴大社會安全網,讓更多有需求民眾能獲得政府支持;積極協助低收入、中低收入戶的高中職、大專畢業班學生預備生涯轉銜,強化就學或就業輔導;協助未能進入社會救助體系的近貧家庭,在每縣市整合公部門及民間資源建立以提供實物給付為主,現金給付為輔之社會福利服務體系,以滿足民眾急迫需求的基本生活所需。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打造永續韌性台灣!賴清德拋「2050淨零轉型」五大策略: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
拋創新經濟政策 賴清德提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5年內創造2萬個新創就業
賴清德提「0-22歲」政策 拋「育兒指導員」、增「身心適應假」、推囤房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