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政府政策重點「強化半導體業」⋯⋯《日經》分析其他產業受壓迫,恐造成經濟扭曲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大典上向國人、國際宣示,他將強化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因為半導體無所不在,而台灣站在AI革命的中心,是「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影響世界經濟發展,以及人類生活的幸福與繁榮。《日經》則認為,賴政府的經濟政策方向,的確將困擾已久的對中經濟依賴問題也有所緩解,不過,尋找「半導體之後」的新方向後,其他產業受壓迫,恐造成經濟扭曲。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臺灣經濟正受惠於美國人工智慧(AI)熱潮。臺積電和鴻海等半導體和伺服器訂單湧入,主要股價指數持續在最高水平,政府和民間合作的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也多次上修。

 

「以半導體為基礎打造臺灣成為『AI之島』」。總統賴清德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強調。半導體已經成為臺灣的一項重要實力,不僅為外交資產,也被列為「五大產業」中的重點培育物件。

 

內閣人事也進行了「半導體轉型」。經濟部長(經濟部長)由臺積電重要材料供應商崇越科技的郭智輝共同創辦人擔任。

 

困擾已久的對中經濟依賴問題也有所緩解。隨著中美對立的影響減輕,企業對中國的海外投資比例從10年來的80%以上下降到23年的約10%。出口依賴度也有所下降。與美國和東南亞的交易增加,對「只與中國有生意」的擔憂也減少了。

 

然而,這種成功也帶來了新的問題。臺灣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出口。出口商品中有60%是半導體和伺服器等高科技產品,這個比例每年都在增加。

 

「如果繼續這樣,臺灣經濟就會陷入『荷蘭病』」。對國際經濟有深入瞭解的政治大學兼任教授殷乃平發出警告。在20世紀70年代,荷蘭因為天然氣出口而獲利,但隨著本國貨幣升值和工資上漲,製造業競爭力下降。

 

天然資源和半導體無法直接比較。儘管如此,強大的出口行業壓迫了其他行業的情況類似。臺幣相對於日元和韓元等貨幣偏高,非高科技領域(如機械等)的出口產業逐漸傳出不滿聲音。

 

隨著半導體工廠擴建和伺服器工廠迴流,五大缺口變得嚴重。電力、水、土地、勞動力、高階人才短缺,被稱為「五缺」。

 

特別是電力短缺可能對政府造成打擊。在野黨和產業界為確保穩定供應,要求延長核電廠運營或重新啟用。執政黨民主進步黨的主打政策「零核電」面臨著調整的壓力。

 

經濟差距也是一個問題。除了著名的高薪半導體行業外,許多行業的加薪進展緩慢。1月至3月的實際平均工資連續第三年低於去年同期。在1月的總統選舉中,對政府不滿的年輕選民投票傾向第三政黨。

 

蘇氏表示「經濟發展的成果應該讓所有人共享」,但具體策略尚不明確。預計未來四年的下一屆總統選舉,擴大增長基礎也是必要的。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總統府提供)

 

原文網址:賴清德政府政策重點「強化半導體業」⋯⋯《日經》分析其他產業受壓迫,恐造成經濟扭曲

掌握時事,鎖定放言

更多放言報導
花8年帶領台灣走向國際!從「蔡教授」變身「辣台妹」蔡英文故事未完待續⋯林育卉評「自砍禮遇金」:把馬英九做不到事做到了!
正副總統就職OOTD有門道!賴清德「幸運紫領帶」靈感是台灣原生種、美琴米白色正裝亮麗時髦出自「針織女王」潘怡良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