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時代民進黨派系拉鋸 7月黨職改選前哨戰啟動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蔡英文時代結束,賴清德時代來臨,民進黨也將在5月26日舉行全國黨職改選,將選出全國黨代表309席,派系比例則牽動7月全代會上改選的權力核心-中執委、中常委、中評委等,也影響2026地方選舉各派系布局。由於民進黨2024繼續執政,外界估10席中常委的變化不大。不過,多位黨內人士評估,英系與賴系的消長、正國會內部分合,將直接影響中常委席次變化,是觀察這次黨職改選結果的關鍵指標。

根據黨內推估,七月間將改選的30席票選中執委,要當選的全國黨代表安全票數,應在22票。要搶10席票選常委,各派系如常積極佈署,各地黨代表選戰合縱連橫,盼先搶下最多中執委席次。

本屆民進黨中常會,10席中常委分別是:新潮流3席(許淑華、林俊憲)、英系2席(黃承國、蔡易餘)、正國會2席(陳茂松、林右昌)、蘇系1席(蘇巧慧)、綠色友誼連線1席(何志偉)、湧言會1席(王定宇)。

黨內人士表示,5月改選完,各派系就能掌握大約有多少全國黨代表票,可以推算出約有幾席的中常委。這次的觀察點有3個:第一,英系是否存續;第二,綠色友誼+民主活水+新潮流,是否成為新的「賴系」系統,牽涉蘇系1席;第三,正國會在中央與地方各自面臨難題。

蔡英文卸任總統 英系是否存續?

黨內人士提到,目前小英之友會有登記成為全國組織,但英系的維持,要看這是小英個人的意志,還是陳明文想要維持英系?關鍵點也要看前秘書長洪耀福、因黨內去年通過的排黑條款,無法再連任的中常委黃承國會不會回來繼續操盤?如果只有陳明文一個人想繼續推英系,勢力就會弱很多。英系本來是主流派,原本有2席中常委,如果式微,可能連得到1席都很勉強。英系存續與否跟實力的消長,是第一個觀察點。

黨內人士指出,英系的消長也牽動蘇系。蘇系原先都是靠英系或新系的善意,取得1席中常委,加上蘇巧慧2026要選新北市長,這次她勢必也會想要擠進中常會。不過,蘇系的基本盤黨員票數不足以當選1席中常委,只有大約2席中執委的實力,這次若少了英系或新系的幫助,那蘇系會想跟賴系結合或另有打算?這也是一個變數。

賴系的運作 關乎蘇系能否保有1席中常委

黨內人士表示,蘇系存續與否,是否能取得一席中常委,端看賴清德是否整合陽信及賴自己的行政系統,加上蘇系跟新系配合,來協調人選。此外,綠色友誼連線、陽信系統,之前也只有2席多的中執委,最後勉強湊到1席中常委,每次都要靠新蘇連支持。

黨內人士評估,何志偉被收編進總統府副祕,表示綠色友誼的票,都會歸賴所有。民進黨的行政系統還有當然黨代表,這次卓榮泰、羅文嘉所屬的民主活水,當然黨代表的人數會多很多。因此這次改選的第二個變數是,賴收編的陽信系統、挺賴的民主活水,是否自成「賴系」跟新潮流結合。

正國會內部問題可能影響中常委席次

黨內人士也說,近期正國會內部有點分裂,是第三個觀察點。中央的部分,儘管林佳龍很早就向賴爭取好一點的職位,但沒有得到善待。地方的部分,這次高雄黨部主委改選,湧言會推出黃文益對上正國會的陳慧文;陳慧文是正國會的人,卻是被菊系拱出來參選,而正國會內部主流、立委林岱樺等人支持的是湧言會的黃文益。

黨內人士說,因此正國會這次有2個問題,中央沒有得到賴清德關愛,高雄地方又發生分裂的情況,在此情況下,要觀察正國會在這次黨職改選還能維持多少實力。據了解,正國會目前僅確認支持陳茂松連任常委,但有志2026台南市長得陳亭妃,要重回常會,捍衛初選,意志也堅定,正國會在中央、地方上的分合,不僅影響他們的勢力,回過頭來也連動到正國會到底有多票,可以支持陳亭妃選中常委。

黨職改選結果影響2026初選

黨內人士提到,這次初選跟2018、2022時不太一樣,台南跟高雄是有可能產生初選的地方。目前已經很明確,台南對手是謝龍介、高雄對手是柯志恩。高雄遇到的情況是,目前綠營沒有人可以贏過藍營柯志恩,檯面上傳出有意參選者包括賴瑞隆、林岱樺、許智傑等人,份量都還不夠、沒有陳其邁這麼強;而柯志恩的優勢是,藍營很早就定於一尊。

黨內人士解釋,依照民進黨規定,如果該選區的主要競爭政黨有候選人,就必須採取對比式民調;如果敵對政黨沒有明確候選人,就採取黨內互比,所以已經連續2屆是採取黨內互比。之前2018年,台南的黃偉哲、陳亭妃、王定宇就是黨內互比,高雄陳其邁、趙天麟、林岱樺、劉世芳、管碧玲也是黨內互比。

黨內人士說,若黨內互比的話,少了國民黨的因素,為了爭取中間選民,盡量往中間民眾拉票就對了,黃偉哲會贏就是因為能拿到國民黨的票。2026會有明確對手,估將採用對比式民調,所以越綠越好,跟互比式民調需要吸納中間票的情況不同。事實上,民進黨很少採用對比式民調,最經典的是2012年蘇貞昌、蔡英文跟馬英九的對比式民調,差距很些微。

黨內人士指出,這次黨職改選的權力結構,決定了初選的遊戲規則,影響初選的時間早晚、對比式或互比式,「意中百里侯者,是否能擠進中常委」,就是一個很大的變數。這次黨職改選看點就在這裡。這幾天大家在國會拚鬥特別顯眼,背後原因就跟黨職改選、爭取百里侯門票有關,「每個政治人物都很敏感,都感受的到競爭氛圍。」

更多太報報導
【0403強震】民進黨中常會停開 賴清德請地方黨公職全力投入救災
柯建銘談國會攻防激烈 賴清德勉勵:民進黨要當「改革第一品牌」
民進黨派系大團結 蘇系呂家、英系議員力挺何博文進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