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有天花板、侯友宜有地板 柯文哲nothing to lose

有別於賴清德侯友宜的「偶包」太重,柯文哲葷素不忌,深知活下去才是王道。(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新北幼兒園餵藥風波逐漸平息,但因為了解狀況的醫界人士都噤聲,而且一開始各種政治攻防都從「餵毒」出發,話還講不清楚的幼兒成為肉票,協助餵藥的幼保人員變成箭靶,恐慌的家長成為政客手中的矛與盾,加上網軍側翼拚命加油添醋,於是科學檢測再成政治祭品。

「餵毒」事件:兩個醫生打一個警察

新北市政府處理不夠明快,在進入司法偵辦後,就以為沒他們的事了,沒在第一時間盡全力去安撫家長的不安與恐慌,眼見民怨一發不可收拾,又意氣用事乾脆把事情鬧得更大,讓全國幼兒都可以到部立台北醫院檢驗,想要打臉衛福部,而沒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是新北市府執政團隊重大失分。

不過,警察出身的侯友宜在等待偵辦結果和科學證據才敢說話,但另兩位2024 候選人有內科出身的賴清德,以及急重症出身的柯文哲,不會完全不懂藥理,只是他們眼見對手狂失分也不願秉持專業良知說句公道話,放任輿論亂帶風向,他們沒有道德責任嗎?最可議的是「促進全民健康與福祉、最值得民眾信賴」的衛福部也捲入戰局,沒像高市府趕快去清查巴比妥來源,感覺是唯恐家長不夠慌亂?

賴侯最不能忍:被差點泡沫化的柯文哲超越

看到國民黨從滿手好牌,打到如今變成墊底,政治名醫沈富雄忍不住診斷開藥方,說他有錦囊妙計可以搶救侯友宜,如果J、W、K這3個分量很重的人能夠出面幫助侯友宜,以他們的豐富選戰經驗組一個團隊,國民黨內的矛盾、鬥爭就會一夕之間化為烏有,侯就可以轉危為安。

侯友宜需要錦囊妙計,賴清德何嘗不需要。看到媒體民調做出柯文哲支持度暴衝第一,賴陣營支持者也開始焦慮,在場邊呼天搶地,給了超多意見,但最後可能就只是干擾了場上的選手,實際並沒幫到什麼忙。

不論賴清德還是侯友宜,他們最不能接受的,應該是被一個差點「泡沫化」的政黨推出的候選人柯文哲給超越了。

藍綠相同症頭:在舒適圈大勝、偶包太重、孤鳥

侯友宜自從政參選以來,沒有輸過,但選區都只侷限在新北市,是基本盤藍略大於綠的「舒適圈」;賴清德也身經大小戰役,除了2019黨內初選輸給蔡英文,也是百戰百勝,只不過他的選區都在「綠到出汁」的台南市。

侯、賴打「順風球」都有自己的節奏,即使是打沒有資源的選戰,都可以面不改色打完選戰也不會出大問題。但碰到全國選舉,天南地北必須到處交陪,他們又「偶包」太重,各地有各地的人情世故,未必能融得進他們的原則,為保持一貫形象不崩壞,只要有些許爭議,他們往往選擇不接觸、不參與、不同流合污,因此,有時在政治江湖行走,必須展現義氣、俠氣時,他們可能就是那個眾所屬目缺席的人,然後就讓自己變成各自政黨裡曲高和寡的「孤鳥」。

柯文哲nothing to lose,活下去才是王道

而且賴、侯陣營輔選幹部也都不擅長打逆風選戰,團隊成員同質性高,無法跟侯選人互補,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和變化,常來不及反應,雖然看似軍容壯盛,各路人馬都來助陣,但真遇到事情就你看我、我看你,大家都在等著發號施令才會採取行動,尤其2022縣市長選舉,台南、屏東選到差點變天,現在誰還敢說南台灣一定是綠的?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侯友宜陣營,幼兒園餵藥事件在自家後院燒個不停,燒到年輕爸媽對「侯侯做代誌」都打了大問號,要不是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力挺,否則北台灣破了個大洞還會是藍的嗎?

相較之下,柯文哲nothing to lose,他葷素不忌,也不挑顏色,只要有舞台可以秀,他哪裡都敢去,管他是誰的地盤。柯文哲被網軍「重點侍候」多年,被打到懷疑人生,不知道何謂「偶包」,被批「沒有中心思想」也無所謂,他深知活下去才是王道,一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但他接地氣,很能引起共鳴,人氣、聲勢、民調支持度就這樣快速追了上來。

性騷綠掉300萬票,幼兒餵藥藍掉200萬票

雖然到目前為止,柯文哲獨佔鰲頭就只有那麼一次,很快又被賴清德超車了,但侯友宜依然墊底,不論如何,這已對賴、侯陣營是十足震撼教育。政治觀察家分析,光是性騷綠營年輕票就掉了300多萬張;幼兒園餵藥事件,也讓藍營失去家有幼兒的年輕家庭200多萬張選票,這類事件像吃角子老虎,毫不客氣吞掉青年選票,而柯文哲什麼都沒做,就撿到藍綠兩黨失去的選票。

其實,幼兒園餵藥事件,賴清德可以有更好的角色扮演,在檢驗結果還沒出來前,他大可發揮他的醫生本色,用專業取得信賴,安撫家長的恐慌,爭取這些年輕家長的支持;事後也證明,民進黨傾全黨之力貫壓侯友宜,已經嚇到幼兒家長,導致一些非理性作為,而且從數字上來看,並沒有得到年輕家長叫好,只是更浪費台灣有限的醫療檢測資源。

「賴醫師」該得分而未得分,「侯探長」守株待兔本領高

在#me too事件中,賴清德明快作出判準,雖重傷己方陣營選舉戰力,但也讓性騷事件快速止血,沒有再擴大民進黨的災損範圍。不過看似事不關已的幼兒園餵藥事件,賴清德「醫師」本可安定民心,展現更大格局,該得分而未得分,相當可惜。

急起直追的侯友宜,目前雖然暫時墊底,但也別小看「探長」守株待兔的能耐,到最後他都能逮到嫌疑犯。現在距離選舉還有大半年,就看他求勝的意志有多強,如果真的想贏,或許大家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侯友宜。

2024總統大選跟2000年的情況很類似,由兩大黨之外的第三位參賽者決定選舉結果。這次就看頭頂「天花板」的賴清德如何尋求突破?有「地板」支撐的侯友宜如何號召整合?而百無禁忌的柯文哲如何打破藍綠左右逢源?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蘋果、輝達已訂下產能?台積電2奈米首波客戶曝光
侯友宜台大座談》主辦方頻爆「程序」爭議 侯準備「實體」論述遭喧賓奪主
潛艦國造原型艦9月下水》未見採取任何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讓人感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