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聲請釋憲後慘了?「好感度跌到谷底」最新聲量:罵聲一片

總統賴清德。(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立法院通過國會改革法案三讀,行政院提起覆議案,經表決不通過後,總統賴清德昨(24)日帶頭發起釋憲,監察院、行法院、民進黨團也都將聲請。而一份最新網路聲量顯示,賴清德在5月20日上任當天好感度最高,但到昨日宣布聲請釋憲時跌至谷底,網友多在批評「憑甚麼說違憲」、「賴說憲法災難卻提釋憲」、「大法官不中立」及「支持國會改革」。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賴清德5月20日正式就職後,至6月24日宣布聲請釋憲,長達35天內的網路聲量數據。報告顯示,賴清德剛上任當天,網路好感度(P/N值)達到0.51,聲量也是最高、突破八萬則。

由於新總統推動新政,賴清德在5月底前每日聲量平均超過3.1萬則,好感度也有幾波高峰;不過到6月,賴的曝光量明顯下降,每日聲量平均僅略超過萬則,沒有任何一天聲量超過2萬則,好感度持平走勢。

報告也指出,賴清德的好感度低點就出現在6月24日宣布聲請國會改法案聲請釋憲當天,從6月21日藍白委聯手否決覆議案的0.35,暴跌到0.22的谷底,不過聲量也因此稍微上升到2.7萬則,為6月目前最高。

TPOC分析6月24日當天,「賴清德聲請釋憲」相關的網路留言主題風向,多數網友對於賴清德說法並不埋單,聲量最高的前八名討論風向,包括「批評賴清德憑什麼說違憲」佔16%、批評賴曾拋「憲法災難說」如今卻提違憲支持國會改革,佔15%、「大法官並不中立」佔13%;另有諷刺「賴清德在賴皮」、「支持立委刪預算反制」、「批評賴清德跟皇帝一樣」,此3種言論也分別佔約10%聲量。不過也有約11%留言持正面意見,表示「總統加油」和「台灣加油」。

TPOC認為,民進黨阻擋藍白聯手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根據網路聲量分析結果,這連帶影響到賴清德的網路好感度。然而,如今總統兼黨主席的賴清德親上火線聲請釋憲,導致行政、立法持續陷入對立僵局,放任此況不解決、忽略民意,恐將會持續拉低賴清德和民進黨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