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致詞提「互不隸屬」 綠委邱志偉:一中各表的最重要精神

賴清德今總統就職演說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綠委邱志偉分析,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都屬於中華民國國民,自然就沒有中華民國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可能,這也是一中各表中最重要的精神。(翻攝自邱志偉臉書)
賴清德今總統就職演說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綠委邱志偉分析,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都屬於中華民國國民,自然就沒有中華民國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可能,這也是一中各表中最重要的精神。(翻攝自邱志偉臉書)

賴清德今總統就職演說提到,「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綠委邱志偉分析,這是非常有創見理解兩岸關係的論述,因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都屬於中華民國國民,既然都屬於一國國民,自然就沒有中華民國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可能,這也是一中各表中最重要的精神。

邱志偉認為,賴清德在演說中說明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更進一步跨出過去政府的框架,提出「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的底線,是對於中國政府的最大表態,相較於蔡總統上任時的謹慎,更試圖處理九二共識,賴是繼承蔡第二任時期的2.0立場,蛻變為3.0版本的賴清德。

邱志偉說明,賴清德總統3.0版的兩岸政策,嘗試為台灣的兩岸空間尋找新路徑,他重申對於兩岸觀光與教育交流的期許,且賴在擔任副總統期間,就已經表態支持給予陸生健保,很可惜這樣的善意,中國政府都未接球,而賴的這項突破,馬英九都做不到,但中國政府卻不領情。

邱志偉說,任何的兩岸互動,其實回到根本都還是在兩岸人民的往來,健康、人權、教育、觀光這些事實上是可以超出意識形態,很可惜中國政府卻處處都是政治,把善意也曲解成政治,那兩岸的路自然越走越窄。

對於賴致詞提及「互不隸屬」,邱志偉表示,當九二共識已經被馬英九等人曲解為共表一中、把台灣鎖進中國的同時,賴清德反而另闢蹊徑,為中華民國的存在空間,提出原汁原味的一中各表,是一條中國政府不該反對、國民黨本來就該堅持的路徑,如今是國民黨不再堅持,讓民進黨能有更大的空間拓展兩岸路徑。

對於賴提及「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只要認同台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邱志偉認為,這兩段話應當要能讓國內所有政黨都能聽的放心。

邱志偉解釋,從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都在國慶典禮上提出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蔡英文就任時也同樣重申這立場,只是賴清德是從蔡英文說的中國大陸當局,修正為中國。

邱志偉表示,賴清德提醒的是,中華民國並不等於中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事實。另一方面,賴清德嘗試用國際社會稱呼台灣國名的方式,為所有統獨光譜立場的國民,找到一個共同交集,也就是以台灣認同為核心的國家認同。

邱志偉強調,賴的就職演說稿更貼近民進黨過往的歷史脈絡,同時在蔡執政8年框架下,持續為台灣的國際空間尋求更多突破,同時拋出觀光與教育的橄欖枝,希望中國政府能珍惜善意,相信美日為首的民主陣營聽完後,對賴政府也相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