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一上任就赴立院國情報告?綠:理應卓榮泰先施政報告

綠委吳思瑤認為,理應由卓榮泰(右)先進行施政總報告,進行詢答之後,賴清德(左)再應邀到國會進行國情報告。(資料照片)
綠委吳思瑤認為,理應由卓榮泰(右)先進行施政總報告,進行詢答之後,賴清德(左)再應邀到國會進行國情報告。(資料照片)

準總統賴清德赴立法院國情報告,藍綠白13日進行協商,由於國民黨中常委高思博先前建議先準總統賴清德國情報告、再由準行政院長卓榮泰施政報告,但法律規定就職後2周內行政院長要報告,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說,理應由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先進行施政總報告,進行詢答之後,總統再應邀到國會進行國情報告,若以此原則,不可能是5月21或24日。

吳思瑤認為,柯建銘也必須匯聚朝野意見,徵詢未來準總統賴清德公務時間,合宜可行的時間,盡可能請求在野黨理解,依照現行憲法規定,對於立法院負責的是行政院,立院依憲法可以行使的施政要務詢答、監督事項只能對只能對行政院長及行政院團隊。

吳思瑤認為,基於這樣的憲政院裡,理應由卓榮泰先進行施政總報告,進行詢答之後,總統再應邀到國會進行國情報告,若總統先行國情報告,先進行統問統答或其他方式詢答,是不是就僭越憲法所規範國會監督的對象是行政院。

吳強調,民選總統不負責直接接受立院詢答,這憲政慣例是沒有的,民進黨當然期待合乎憲法理解與運作,應當讓行政院團隊進行施政報告,總統國情報告的時間再來彈性安排,這是民進黨所說的合憲的安排。

吳思瑤也說,大家都在問總統施政報告時間點是否5月21或24日,若以剛剛說的原則,不可能是5月21或24日,期待下周一韓國瑜協商順利,大家可以比較具體針對時間盡可能訂下來,但是原則性的前提,民進黨還是會捍衛憲法運作精神,呼籲政院團隊進行施政報告再安排總統進行國情報告,如此沒有逾越權力分立的原則,希望在野黨履行說的充滿善意、不設前提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