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給年輕人的信2】自省情勒對年輕人無效 賴清德提醒黨內「怪罪選民最不應該」

賴清德在親子餐廳。
賴清德在親子餐廳。

(編按)從歷次的總統大選中,《鏡週刊》判讀出一個訊息,年輕人的投票意向對大選的整體趨勢有著重要的影響,《鏡週刊》想要做一件以前的媒體都沒做過的事,同時向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這3位總統參選人邀稿,將3位的稿子同時刊登。他們想對年輕人說的話,以及想為年輕人做的事,在同一時間全部呈現在讀者面前,供大家比較。我們相信,他們不放棄跟年輕人溝通時,我們的民主永遠就有活力。以下是三個可能參選人想對年輕人說的話。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接受《鏡週刊》邀稿,在「給年輕人的一封信」中,直面對年輕世代困境。兼任民進黨主席的他,問責自己的執政黨,若年輕人對「過得好嗎」答覆否定,執政黨要解決問題,不該怪罪選民、貼標籤。他也說明指出,TPASS、學費學貸減免、拉近公私立大學學雜費落差等利多政策,不是選舉到才做,是因為過去剛政黨輪替時,主要在調整財政體質,如今財政不錯,就擴大社會投資、青年世代投資,促進公平正義。

年輕世代有哪些需求?賴清德說,曾有年輕朋友直白地對他表示,年輕人租房子時,不一定能遇到和善的房東;上班時,不一定能與雇主相處愉快,下班後有可能被LINE個不停。年輕人每天出門,不論是騎機車、搭乘大眾運輸、還是走在馬路上,並沒有每個人都覺得交通便利舒適又安全;年輕人在校園或職場,並沒有都能免於被不舒服的言行舉止騷擾。

賴清德參選,一直被認為背負有民進黨過去執政7年多的包袱。不過他在信中直言,若問年輕人「你們過得好嗎」這個問題,在某些生活經驗上會得到否定的答案,那麼執政黨就必須負責任,面對年輕人的不滿、解決年輕人的問題。

賴清德也指出,年輕人的不滿,部分也受大環境影響。在台灣經濟靠「護國群山」帶動攀升時,不同行業間的薪資待遇、比如半導體產業與服務業之間,開始有了差距;後疫情時代與俄烏戰爭影響下,全球面臨通膨壓力,即使台灣物價相對平穩,但對於每天連餐費也要再三衡量的學生或社會新鮮人來說,5元、10元,都是有感的數字。

「我們應該就事論事,對政治人物來說,怪罪選民是最不應該的事,也無須把表達不同意見的選民,直接貼上特定政黨支持者的標籤。」賴清德表示,年輕人的不滿和批判,是國家社會進步的動力。過去一段時間,民進黨是因為對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對人權與多元進步價值的追求,懂得將理念化做執政的藍圖,才獲得年輕人的支持。他真心覺得,民進黨如果失去了價值與理想,將會一無所有。

目前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話鋒一轉,對黨內喊話。他說,民進黨一定要認清,堅定支持台灣的年輕人、認為兩岸互不隸屬的年輕人,也不見得就會支持民進黨。「情緒勒索」在年輕世代身上,恐怕起不了太多作用。從這個角度出發,民進黨接受青年世代的意見。執政團隊延續2016年至今的步調,一步一腳印深化改革。

賴清德說,在既有的居住政策基礎上,執政團隊進一步推動囤房稅修法;透過前瞻基礎建設擴大軌道運輸後,又提出照顧通勤族荷包的TPASS區域通勤月票;意識到高教不平等的狀況,於是推出減免學費與學貸的方案。在性別議題上,進行性平三法的修法;在交通議題上,提出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和交通工程面的改善;在淨零趨勢上,確立2050淨零轉型目標,制定路徑與策略,完成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

賴清德也指出,有些朋友對政策推動的時機會有疑惑,但他強調,政府推動政策,有長期的討論,也會詳細評估可行性,一切是按部就班,而非「選舉到了才做」。每一項政策,也都確認過財源,並依法落實財政紀律。

 

 

他說明,過去民進黨接手的政府,財政狀況不是太好,執政團隊花了幾年,才把財政調整好。在大規模稅改及經濟、稅收整體提升的基礎上,目前,政府已經連續6年有賸餘。

賴清德舉出統計數字表示,中央政府債務占當年度GDP的比重,已經從2012年高峰時的34%,下降至2021年的26.3%,和2022年的26.1%,領先世界主要國家,財政紀律受到國際評級機構高度肯定。「既然政府財政不錯,就該擴大社會投資,投資年輕世代,促進公平正義」。因此他和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詳細討論、評估後,提出了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每年最高達3.5萬元的政策。他感謝蔡、陳的支持,讓政策得以迅速推動。

賴清德說,他的想法是,要讓公私立大學的學雜費落差降低50%以上,以協助弱勢家庭的學生,不需要負擔更多學雜費、甚至背著學貸壓力,才能讀大學。

他也提到,他近來提出居住三策,要透過打擊炒房、釋出空屋,建立合理的房屋市場;也希望透過青安貸款和利息補貼,讓初次購屋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支持;他也預計興辦更多社宅,並透過擴大包租代管和租金補貼,達到協助百萬租屋家戶的總目標。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封面故事】盡力明白身邊的年輕人 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寫給年輕人的信
【賴給年輕人的信3】預告將公布治國藍圖 賴清德暗酸「很多候選人對問題只有看法沒有做法」
【賴清德全文】給年輕人的一封信 關於台灣年輕人的未來 我的觀察和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