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重申核電三前提 曾文生:核電無法轉緊急備援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天(8日)召開首次會議,據轉述,會中並未針對核電有實質討論,不過,針對核電議題,賴清德總統強調,面對新核能技術、既有核電存廢問題,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來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說,核電機組同時受電業法、核管法的管制,無法轉為緊急備用機組。

賴清德總統8日主持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在聽取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後,總統針對核電議題明確表示,「非核家園」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是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當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後,民進黨政府也尊重公投結果,由行政院提案修法,經立法院三讀刪除電業法當中,有關於2025年的年限規定。

總統也強調,核電不論新舊,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來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

至於此言是否代表目前仍在運行的核三2號機有望延役?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會中並未就核電做實質討論,總統仍以3前提來看待核電。他說:『(原音)無論是新的核電技術,或者是現有核電廠的延役,或者是存廢好了,從總統到行政院卓院長一直以來的態度,都是必須符合核安核廢料跟社會共識三個條件。』

媒體也追問核電廠能否轉為緊急費用機組,對此,曾文生回應,核能機組同時受到電業法以及核管法的管制,無法如火力等機組一樣,退役後轉為緊急備用機組。

張惇涵指出,委員對於核電立場各有不同,但大家都希望要基於事實來做討論,因此有委員提案建議行政院成立資訊平台與對話機制,釐清核電相關資訊,作為各界開啟高品質公共討論的基礎。

張惇涵轉述,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會中引用綠色和平組織數據,強調和碩使用綠電比重達19%,全台第一,童子賢還說,在購買綠電過程遇到很多辛苦的挑戰,因此才會請大家審慎思考核電對全球氣候變遷減緩的貢獻,這番言論不應被誤解為反對綠電,理想和現實有差距,不管氫能、潮汐、燃煤脫碳、太陽能,任何不排碳的發電每一度都很珍貴,他才會呼籲核二、核三延役,台灣土地就這麼小,不應該原地打轉;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則提到,很願意跟童子賢對話。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因應氣候變遷 總統:加強極端氣候風險調適減緩機制
首場氣候變遷委員會達2共識 將設真實資訊平台促理性討論
彭啓明:碳費年底上路 2、3年後走向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