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信心創今年新高 台屋:關注3顆變化球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7日發佈6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其中「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6月調查結果為106.9點,較上月增加0.63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上升了1.65點,不僅連續46個月保持在100以上的樂觀區間,也寫下今年以來的最佳紀錄。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圖)表示,新青安上路後,平均每月撥貸超過5000戶,今年5月更創下單月撥貸逾8000戶的新高,推估至6月底,整體撥貸戶數可望衝破6.3萬戶。在首購族持續受新青安催化下,低總價成屋銷路順暢,買盤甚至因成屋供不應求,轉進預售屋市場;加上股市表現亮眼,市場餘裕資金多,各地也不斷出現產業投資設廠的話題,使民眾錢進房市的意願居高不下,且官方也上修經濟展望,使國人對後續房市發展頗具信心,推升指標締造今年的單月新高。



周鶴鳴指出,上半年的房市氣氛活絡,但也引發政府對市場過熱的擔憂,因此近期包括央行、財政部、內政部等政府單位,對房市的一舉一動都提高警覺,所以下半年的不動產景氣發展,也須從政策面關注「3顆變化球」。首先須留意「新青安檢討力道」,若官方後續查核積極且放貸從嚴,申辦熱潮有機會逐漸退卻,降低政策對市場的支撐力道。

其次是「央行管制擴大」,6月央行Q2理監事會議祭出的第六波信用管制,僅限縮6都及新竹縣市的第2戶貸款成數,並未如外界預期擴大管制範圍;但下半年還有2次理監事會議,假如市場熱度仍高,不排除央行進一步擴大管制的可能性。

第3則是「囤房稅汰弱留強」,今年7月囤房稅2.0正式實施,建商餘屋及多屋族面對稅負加壓,可能盤點手中資產汰弱留強,尤其是房屋稅基高的豪宅,面臨市場盤整的風險將遠高於低總價小宅。(自立電子報202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