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地創新基地跨域合作 扶植在地產業升級轉型

民視新聞/鄭博暉、林俊明 台南市報導

台南創新研發,舉辦聯合成果發表會,就在新營區的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展現台南市,在扶植產業創新的成果與能量。與會的新創產商,不乏從青農轉戰青創領域,把在地特色轉變成商業成果,也讓民眾可以進一步,體驗科技研發,認識產業升級轉型的成效。

從基礎農業的桑葚採集,洗選烘乾,再進一步製作成桑葚飲料,這原本只是青農的產業範疇,直到團隊加入了贏地創新育成基地,藉著專業的輔導和媒合,桑葚果乾成了牛軋糖的原料,再加上台南四百和鹽水蜂炮的文化元素,小農開發的創意伴手禮,為地方增添特色風情。

青農丁羿嫣:「它就是一個比較新創的產品,然後它又結合小農的產物,所以它又有文化上的涵義,又包含農產品就跟土地有關係,剛好明年也是台南400年建城,所以順勢就是讓這個東西,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扶植在地產業升級轉型 台南新營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創培育3年有成
扶植在地產業升級轉型 台南新營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創培育3年有成

類似的青創成果,還有把學甲區的黑豆,華麗變身成一系列的創意商品,為市場注入創意商機。

青創品牌行政經理朱若慈:「這邊提供蠻多資源的,包括像媒合或者是一些曝光,或者是像附近會有一些展售資訊,它(贏地)都會提供給我們。」

這都是位在台南市新營區的贏地創新育成基地,輔導媒合下的成果,從2020年11月24號啟用以來,成為溪北地區,重要的創業育成和輔導據點,致力推動創業服務生態系統。

扶植在地產業升級轉型 台南新營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創培育3年有成
扶植在地產業升級轉型 台南新營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創培育3年有成

台南市經發局主任秘書王俊博:「各方面的資源跟功能,能夠把它建置齊全,其實在這幾年下來,的確我們也看到,進駐的業者他們在這邊,的確有獲得到很大的幫助。」

贏地提供進駐團隊空間及硬體設備,並結合業界外部資源,和跨法人學研能量,鏈結地方社團和協會,建構合作網脈。至今已經推進,46家新創事業運作有成。迎接明年台南400,期許在台南這塊擁有豐厚歷史人文底蘊的土地上,讓新創人才,更能發展潛力。

原文出處:扶植在地產業升級轉型 台南新營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創培育3年有成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每日限2千人赴中國觀光引旅遊業不滿 王國材:依需求調整限額
影/國際夫妻搬離台灣 「全家非同國籍」讓她不安
工頭1個月發2次薪 醫:缺「這個」會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