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悲傷…「喪親之痛」美國正式列精神疾病,出現8症狀要注意

國標舞女王劉真逝世2年,外界謠傳丈夫辛龍遲遲走不出傷痛,生活近乎潰散。痛失至愛、無法揮去的悲傷,深受精神專家的高度重視,一旦出現8大症狀,不要等閒視之。

當一夕間失去摯愛,就像把緊密相連的一部分狠狠切下。但面對死亡只是一瞬之間,後續漫長的、止不住的思念,往往令人一蹶不振,陷入永無止境的悲傷迴圈。而現在,這個狀態有了正式的病名。

喪親之痛8大警訊 半年~1年內都恐發病

2022年3月,美國精神醫學會把「喪親之痛」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正式命名為「延續性哀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也就是持續性的、過度延長的哀傷狀態。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延續性哀傷」最容易發生在至親驟逝或非自然死亡的情況下,比如:自殺、謀殺、遭暴或意外死亡等。

美國精神醫學會指出,若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了類似症狀,就得格外注意。醫學會列出具體的「延續性哀傷」警訊包括:

1.自我認同崩潰(如:感覺一部分的自己死去了)

2.對於該名亡者的死去出現懷疑感、不肯相信

3.避開任何會提醒自己亡者已逝的訊息

4.對於亡者的離開會有強烈情緒反應(如:憤怒、悲慟、苦楚)

5.情緒處於麻木狀態

6.重新回歸生活出現困難(如:社交障礙、很難培養興趣、無法計劃未來)

7.感覺到人生沒有意義

8.強烈的孤獨感(如:覺得孤單、與他人無法產生連結)

部分「延續性哀傷」的患者也有以下情形:

1.把亡者的物品一直擺放在生前同一位置

2.很難想起與亡者共度的正面、美好回憶

3.很難信任他人

4.使用比過去更多的物質(如:菸、酒精、其他精神性介入物質)

5.出現自殺的想法或行動

在孩童身上,喪親後約6個月,就會出現延續性哀傷症狀;對成人而言,則喪親約1年內,都有可能進入延續性哀傷狀態。整體來說,延續性哀傷更容易發生於女性。而孩童的延續性哀傷,症狀也有些微差異,包括:不斷等待亡者歸來、不斷回到他們最後一次見面的地方、害怕其他人也會死去、出現分離焦慮…等等。

(圖片來源/Pexels)

「延續性哀傷」與憂鬱症不同

專家分析,美國精神醫學會之所以選擇在此時此刻,把「延續性哀傷」加入診斷手冊,是因應新冠疫情在全球造成的大量死亡事件。「延續性哀傷」的診斷關鍵,在於與其他心理疾病的區隔,其最大特徵就是悲傷的持續性、長期性、不間斷性,還有對於悲傷這種情緒的處理,患者明顯陷入無助、無能為力的狀態中。

「延續性哀傷」容易跟憂鬱症被搞混,不過憂鬱症的症狀更偏向於缺乏目標、失去悲傷情緒,此病則以哀傷為大宗。也有研究發現,把憂鬱症適用的治療方式用於「延續性哀傷」,幫助不大,不如針對「延續性哀傷」的認知行為治療、諮商治療。

美國心理健康聯盟研究主任托瑞-斯麥基(Naomi Torres-Mackie)指出,精神醫學會選擇將此病列入手冊,對於醫病溝通是很大的推動力,患者與心理人員、心理人員彼此之間,多了一個術語可以互相理解、分享。「臨床心理師能更具體地得知患者狀況,患者也有更具體的訴說經歷的管道。」

另一個重大差異是保險給付。在美國,針對「延續性哀傷」的相關治療,可能因此能被納入理賠給付的範圍,對患者是很重要的財務支持。

疑似有「延續性哀傷」症狀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出現「延續性哀傷」警訊,該怎麼辦?托瑞-斯麥基建議,以開放、試探的態度,確認對方目前的心理狀態,「不要評價、也不要嘗試去幫他們解決問題,只要讓他們知道,你隨時都在。」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延續性哀傷」症狀,可以試試看3種做法:

1.讓最親近的朋友、家庭成員知道你的情形,必要的話尋求協助。

2.就診時,向醫師提出想尋求不同專業類型人員的協助,如精神科醫師、諮商師、社工等

3.善用網路資源。網路有許多諮商和心理健康資源可以運用,嘗試去找到求助和溝通的管道。

走不出傷痛怎麼辦?「延續性哀傷」治療3方式

心理治療或諮商治療,是最常用來治療此類哀傷的方法。托瑞-斯麥基說,目前沒有任何針對「延續性哀傷」的藥物,親友陪伴就是很好的藥,在充分陪伴下、搭配專業心理治療,對患者都是有幫助的,至少患者身邊有人與他同行、一起走過這段處理創傷的過程。

托瑞-斯麥基指出,治療效果與創傷的種類、與該名至親的關係、時間長短都有關:「經歷了模糊性失落(如:至親失蹤、遺體未尋獲等情況)、重大創傷失落的人,在許多因素下都讓這段過程走得更辛苦。」而這些都是哀傷治療時需要考慮的要素。

1.認知行為治療(CBT):幫助患者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想法、思考迴圈,讓他們處理傷痛的過程更順利。

2.複雜性哀傷治療:一種半結構式的治療方式,目的是幫助患者重新對生命、未來找到意義和動機。專家指出,有結構組織、可預期的治療框架,對於陷入延續性哀傷的人來說幫助極大,能替他們重拾生活的控制感。

3.兒童哀傷與創傷介入治療(GTI):針對7~12歲孩童所設計的治療方式,特別適用於暴力、災害後的喪親,或親眼目睹至親遭暴力相向的案例,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問題。

參考資料:Health、Medical News Today

延伸閱讀:

別對喪親者說「希望你快點好起來」,也不要避談逝者 聆聽是最好的陪伴

失去親人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怕被判為精神疾病 醫師真心話:診斷重要?還是解決問題好好生活重要?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