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國旅貴又難玩的負循環!旅宿業迎戰缺工海嘯,除了加薪還有這幾招

走在街頭,隨處可見招募廣告。以前餐廳會在門市外播放品牌形象廣告,現在越來越多改播放徵才廣告。(攝影.陳宗怡)
走在街頭,隨處可見招募廣告。以前餐廳會在門市外播放品牌形象廣告,現在越來越多改播放徵才廣告。(攝影.陳宗怡)

文・韓化宇

疫情退散,民眾消費力大爆發,全台景點、飯店每到連假都出現滿滿人潮,造成不少飯店提高了價格,服務品質卻沒有提升等許多亂象,讓民眾留下價高值低,不如出國旅遊的印象。

要停止觀光業負向循環的關鍵,得直視缺工這個問題核心。此次商周獨家調查中,有高達7成業者認為,旅宿業缺工問題今年不會緩解,甚至有兩成認為,還會變本加厲。

少子化、高房價、工作多元化
求職者機會變多,企業缺工將更嚴峻

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今年3月,全台各產業職缺總數高達103萬,持續創新高。製造業因為景氣趨冷,職缺數開始走低。然而,因為內需市場火熱,相關產業職缺數不斷飆高。

但職缺數創新高的同時,急欲徵才的雇主,此時卻看不到半張履歷。104人力銀行顯示,2020年每份職缺平均會有0.79個人來應徵,但到了去年,僅剩下0.48個,也就是一個職缺,不到「半個人」來應徵。

日本拉麵連鎖店「鷹流拉麵」本來欲新擴張的台北市林森南店,就因為找不到人,還沒營業就宣布頂讓。

缺工潮持續惡化的遠因,就是少子化。

根據國發會的一項推估,2022年,台灣人口年齡中位數約44歲,但到了2070年,這個數字將提高至約60歲,比向來被視為高齡化社會代表的日本還高!

調高薪資、改革工作流程
打破傳統人力想像,才能扭轉負循環

但在少子的大背景下,還有許多近因,持續推升此浪潮。例如,隨著零工經濟崛起,如今工作選擇多元,求職者沒有非要哪份工作不可。

甚至,房價高漲也正迫使年輕的勞動力遠離市中心,造成市區缺工。新加坡樂天餐飲集團旗下台灣樂天皇朝執行董事劉素華也發現,在台北市信義區的門市特別難找人,「求職者嫌這裡(信義區)什麼都貴,吃飯貴,停車也貴,想了一下就打退堂鼓……,真的是看不到一張履歷!」她無奈的說。

當缺工成為難以迴避的既定事實,這也將成為企業、甚至個人優勝劣敗的決勝關鍵:可以解決缺工、或可以提供更高價值的人,將從困局中勝出。

「如果你一個晚上賣2萬元的房價,你就要端出些國際級的東西,不能拿出什麼雞肉飯、滷肉飯這些本土小吃給消費者,」經營米其林餐廳的香港宜諾管理顧問集團執行董事王劭仁直言。

他強調,現在社群網路發達,任何的負面口碑,都會飛快似的傳播開來,「你可能花10年建立一個品牌,但1天就可以全部毀掉!」

優衣庫創辦人柳井正曾在《經營者養成筆記》中寫到,要「與矛盾爭鬥」,「矛盾越大,解決矛盾後,顧客的笑容也就越燦爛,隨之產生的企業利潤也就越高。」簡單來說,台灣許多旅宿業者,如今便是在缺工與獲利的矛盾泥濘中掙扎。

但也有不少業者,開始想辦法與這矛盾鬥爭,想方設法解決缺工這道難題。

有人很直接的加薪。以餐飲業為例,包括金色三麥、TGI FRIDAYS等,今年相繼宣布將外場正職人員的月薪,調高到4萬元起跳,加薪幅度高達15%至20%。有人進一步打破框架。比如重新審視工作流程,細分化每個職務,降低進入門檻,以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壓力。此外,儘管服務業的品質必須由訓練有素的人員來維持,但透過自動化及數位化的導入,可以減輕人的工作負擔,讓服務人員有更多精力招待客人,發揮其最大價值。

在國旅熱潮走向轉折點之際,台灣的觀光服務業者不能只想著,如何在連假期間賺消費者的錢,而應該思索,如何解決缺工這個嚴重削弱競爭力的根本問題。

提供優質服務的業者,才能在國旅熱潮退卻後,依然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甚至吸引更多外國觀光客慕名而至。

如同柳井正所言,解決矛盾,才有下一步的成長。解開缺工這道死結,才能在優劣分明的競爭中成為贏家。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東京獨家直擊神秘戰情中心》優衣庫的「零件哲學」如何攻占你家老小的衣櫃

行李限制一次看:哪些東西不能放進托運行李?哪些絕對不能上機?

請客扛責都沒用!符合這12個指標的「3種主管」,才是年輕人心中好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