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門助修繕 放下失去的無力感

918地震中有許多房子被列為紅單戶,必須強制拆除,但許多房子都是居民住了好幾代的祖厝,要拆其實是割捨不下的情感,這間現在已經很難看到的竹屋,完完全全用天然材料搭建而成,可以抵擋風吹雨淋,但這次的地震卻讓房子的地基整個位移了。

屋主 李俊傑:「我就這樣逃出來,站在那裡,看著它(廁所)突然就碰倒下來。(地震)站不穩,而且你還聽到很奇怪山鳴的聲音,對,很恐怖。其實真的很不願意,沒有想要去拆這個老房子。」

因為這裡有著一家人成長的回憶。

屋主 李俊傑:「60、70年了,我也在這邊讀國中,然後姑姑她們從這裡長大。」

過去不富裕的年代,房子用的就是農村常見的材料,竹編屋沒使用一根釘子,挺過無數的颱風,從不漏水,但牆面就少了柱子的支撐。

屋主 李俊傑:「你看這邊都是這樣建造的,(牆面)牛糞加泥土加稻草,這樣抹上去的。」

外觀看不出來受損,但地基已經位移,被列為紅單戶,必須拆除,地震後,他的棲身之地就是帳棚。

屋主 李俊傑:「(不敢住在房子裡嗎?)真的不敢在房子裡待很久,而且還有一直在搖。」

連續幾天的大雨,從裂縫滲透進來,只能望著殘破又漏水的家園搖頭嘆氣。

屋主 李俊傑:「心情不知道該怎麼講,看到整個地上都流著泥,你看,泥巴都直接流進來了,瞬間我看到我就崩潰了。」

更失落的是,無法修復的家,如同被判定了死刑。

屋主 李俊傑:「磁磚都對不到縫,那邊錯位的也很嚴重,所以它上下是這樣被推著走,還有這個方向,兩三個方向,所以導致它連修都沒辦法修。」

滿是貼紙的衣櫃,還留有兒時痕跡,如今只剩下他一個人,在沮喪難過的那天,他想起了這段話。

屋主 李俊傑:「曾經來關懷的師姊有跟我講說,如果覺得哪裡過不去,或需要人家幫助,想要找人聊天的話,都隨時可以去找她,我就開去玉里的靜思堂就走進去。」

志工於是邀請他走出家門,一起去修繕。

屋主 李俊傑:「會覺得人家的(房子)都可以修,為什麼我的不能修。」

原本的無力感也在做的過程中,心打開了。

屋主 李俊傑:「有比較開心,真的,至少不會一個人悶悶不樂,一直看著家裡的狀況。」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東北風帶來破千毫米雨量 國慶日轉乾冷
汪星人鼻子靈 聞出飼主壞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