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疫情拚觀光! 王國材承諾1年內台中機場回復14條航線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考察台中機場航廈整建工程及疫後航班增設整備。(圖:何欣純服務處提供)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考察台中機場航廈整建工程及疫後航班增設整備。(圖:何欣純服務處提供)

立法委員何欣純今(12)日率領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並邀集交通部王國材部長、台中市政府及相關單位,考察台中機場航廈整建工程及疫後航班增設整備情形及通關、檢疫等動線規劃。交通部長王國材承諾一年內,台中機場回復到疫情前14條航線的水準,另外,機場聯外交通,也請市府協助捷運機場橘線可行性評估報告進行,並請市府協助接駁巴士。

包括立委江啟臣、楊瓊瓔、林靜儀,及台中市副市長王育敏都與會。

台中機場客運量來看,2019年國際旅客加上國內民眾達282萬人次,但2022年急速萎縮到94萬人次,顯然受到疫情嚴重影響。何欣純表示,民航局在疫後復甦的速度必須再加快,目前台中機場斥資9.9億推動的「國內航廈整體改善工程」,即將在6月底完成,台中機場航廈容量將可以從290萬提升到369萬人次,尤其暑假即將到來,台中機場一定會迎接旅遊熱潮,各項軟硬體設備務必到位、機場動線規劃順暢、服務品質都要提升,台中機場做好準備,迎接國內外旅客的到來。

立委江啟臣指出,疫情後國際航班,不論台中定期航線、飛航架次、定期航線班機載客率,都恢復不到108年5月的25%,目前台中機場國際航線更是只有3個航點,足以顯見疫後復甦的情況其實並不理想。必須要有長久且穩定的航班與客源,否則再美再大的航廈,也無法發揮功能,尤其台中機場在出國人次僅次松山機場第2名,行政單位應努力培養願意紮根在中部的航空公司,才能服務中部8縣市700萬的民眾。

江啟臣委員表示,「中進中出」是中台灣民眾的需求,也是政府宣示的目標,交通部應透過政策誘因、分流國際觀光客中進中出,而非只有撒幣式的補助。他強烈建議中央政府應該與中台灣治理平台成立「中進中出」專案小組,隨時檢討協調相關推動政策與配套。此外,台中機場週邊轉運規劃、與高鐵站及火車站的交通接駁及遊覽車停車空間也應一併改善,完整優化旅遊環境,才是迎接觀光客、方便國人進出的首要條件。

何欣純委員表示,從7月份開始,台中機場國際航線再添虎航,除了規劃越南胡志明市、海防市等定期航線,更將開拓日本名古屋、韓國釜山、濟州、及越南峴港等包機飛航,復飛澳門航線則在上周經民航局核准。雖然截至目前為止,台中機場7月核准的國際班表,暫時還沒有看到日、韓等航線班次,但在今天的報告看到,民航局已經預劃暑假7、8月的虎航包機,這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整個台中市疫後跨出的一大步,她將持續監督、並爭取更多航班能在台中機場起降。(張文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