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紐約》爭議最少的有錢人 美國民眾也很想知道股神巴菲特如何致富

美國紐約曼哈頓中城的街道。911之後,曼哈頓金融重心就逐步從原本華爾街所在的下城,緩緩移到中城路段,如今這裡佈滿投資機構及銀行大樓。(攝影/許曉嘉,下同)

投資股票在台灣無庸置疑是老少咸宜的全民運動。從台積電的資本支出、蘋果iPhone銷售表現及供應鏈布局、政府各種前瞻計畫與再生能源發展、MSCI成分股調整、AI應用到新藥等等天南地北消息都能夠讓投資者魂牽夢縈相當掛心。

向來被尊稱為「股神」的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的持股變化或是投資見解,當然也經常受到包括台灣股民在內的全球投資人關注。

然而巴菲特的成功並非只有他的股票投資績效長期領先大盤。根據美國人的說法,像巴菲特這樣致富過程明確而且又沒什麼爭議的有錢人可是鳳毛麟角!

美國超級富豪很多,但個個爭議都不少

在美國這個喊水能結凍的泱泱大國,超級富豪是非常多的。從老一輩熟知的電腦作業系統及軟體—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網路巨擘—Amazon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到新一代跨領域企業家—Tesla及SpaceX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知名有錢人比比皆是。

但是人一有錢爭議就多。例如比爾蓋茲晚年爭議爆棚。不論是他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對於中國疫苗和防疫政策的言論、他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WHO合作的疫苗問題、他的大規模避稅紀錄、甚至他的離婚與婚外情風波等等,都令他的慈善家富豪形象大受打擊。

貝佐斯這幾年來同樣是媒體負面新聞版面的常客。除了亞馬遜工廠疑似工時過長及整體工作環境條件遭受抨擊,還有他的管家控訴他苛待傭人、他的種族歧視疑雲,以及他的離婚事件與他的地表最強小三等等。

馬斯克這位新一代富豪更不用說。到處開炮幾乎成了馬斯克的經典形象,而且放炮領域從商業到政治無所不在,他還有三段婚姻與數名女友及好幾個小孩。最近他還捲入反猶太風暴,在美國這個猶太人掌握絕大多數資源的國家。

巴菲特圈粉各行業,好奇「怎樣成為有錢人」

相較之下,股神巴菲特的負面新聞算是比較少一些。儘管巴菲特也有過兩段婚姻,但至少第二任妻子結袂於第一任妻子過世之後。

至於巴菲特的財產捐贈計畫,雖然他號稱捐出99%財產給數個家族慈善機構,實際上這些機構卻幾乎都由子女等親人掌控。不過總體而言這些仍無傷大雅。

許多美國人認為,有錢人多的是,然而大部分檯面上的有錢人,從致富過程、私生活到言行舉止狀況不勝枚舉,巴菲特算是出包情節比較輕微的有錢人。

因此,美國人可以說普遍欣賞巴菲特,希望能夠像他一樣會投資、會理財。就算不是財經領域的學生或是職場人士,許多民眾也表示看過巴菲特的相關語錄或投資心經之類的書籍,主要目的都是「想知道他是怎樣變成這麼有錢的人」。

股神巴菲特的相關書籍。巴菲特在全球股票投資市場享有盛名,在美國同樣受到本國人的尊崇,人人想知道他的理財方法和致富之道。

價值投資長期戰勝大盤,巴菲特成股神

巴菲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獨樹一格的投資策略和投資見解,也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

簡單來說,他認為投資人應該找到一個好的標的,以合理或相對便宜的價格買進之後,等待一段時間(可能是長時間),當價格回到標的應有價值後再賣出。

他的投資名言不勝枚舉,「如果一個事業做得好,他的股價終究會跟上。」「永遠不要投資你無法了解的公司」「時間是優異公司的朋友、平凡公司的敵人」。

正因巴菲特長期以來投資績效總是領先大盤,因此巴菲特旗下投資公司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持股調整每每受到各界密切關注。

例如波克夏近來出脫了不少蘋果的股票,轉手買進了產險公司Chubb的股分。但因蘋果股票市值高,目前依然是波克夏手上最重要的持股之一。這持股調整一來一回及整體投資組合的變化到底該如何解讀,讓一堆媒體忙了好一陣子!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全台輸液大缺貨》衛福部啟動專案進口價格多2-3倍...立委、醫界批:每月多4億缺口讓全民買單
新加坡線上金融平台Grab與OpenAI合作 AI解決方案導入東南亞應用程式
保證2030年供電無虞 經長郭智輝:核電廠可當備援 但經濟部無法決定是否延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