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撒固兒部落 慈大人發心系創新教學

學生體會原住民文化
學生體會原住民文化

為理解原住民部落文化、提升多元文化素養,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開設「多元文化與家庭」,於課程中後期帶領大三、大四的學生進入部落接受田野工作的培訓,一起享用自然農法作物,感受原住民的共食文化。

 

撒奇萊雅族撒固兒(sakul)部落,就位於慈濟大學人社院附近,但學生對此卻非常陌生,在業師的帶領下,30位學生分成6組,進行不同主題的田野工作,包括:體驗鐵刀裁切竹子、編織竹條、到野溪放竹網、認識野溪生態與捕魚傳統文化,還有的同學則負責木炭生火、採集香蕉葉與野菜、在戶外廚房烹煮食物等。


人發心系大三學生胡靜螢說,明明是尋常看見的溪水,但透過業師的指導與解說,她才看見原住民文化的深度和智慧,而她也在業師的分享中,理解了了土地與原住民的關係。


課程指導老師李雪菱也引導參與課程的國際生與非原住民學生們思考,會怎麼介紹自己的國族文化,期許這次的學習,讓學生們對文化認同有更強烈的探索動機,也意識到文化傳承與保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