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一甲子 《里山倡議》蓄積能量再接「30x30」保育挑戰

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締約方大會(CBD COP10)上,日本環境省與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1](UNU-IAS)提出《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作為朝向實現2010~2020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愛知目標)的工具。相隔十年,新的全球協議《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去年於《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CBD COP15)上誕生。 里山倡議如何回應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接下來的10~20年又有哪些轉變?環境資訊中心記者赴日參與《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第九次全球會議,邀請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研究員蘇巴馬尼亞(Suneetha M. Subramanian)與古普塔(Himangana Gupta)說明里山倡議的重點成果及未來發展。

里山、OECMs與保護區之間的關係

《里山倡議》將農村或沿海居民與自然的交互作用,永續經營農林漁牧等農業生產地景與海景所形成的馬賽克鑲嵌地景,稱為「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and Seascapes,SEPLS)。

去年底,在CBD COP15上,近200個國家承諾2030年前要守護30%的海洋與陸地(又稱30x30目標)。然而僅有保護區還不夠,還需要加入「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OECMs)。OECMs最早在2018年經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確立為一種工具,定義為:在有效的治理與管理之下,於保護區以外的地區達到域內保育的效果。

SEPLS與保護區、OECMs的關係又是什麼呢?長期推廣里山倡議的蘇巴馬尼亞解釋,SEPLS是採用「地景取徑」[2](landscape approach),保育生物多樣性與經營管理自然資源。地景是不同土地類型的集合,涵蓋保護區、OECMs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而每一種利用方式又由不同的層級單位管理。

「地景中可以有保護區、OECMs,它是一個綜合的組成」,她解釋。至於保護區,雖然不同的保護區受要求的嚴格程度有別,但相對OECMs,保護區對於人類使用自然資源的規範更為嚴格。

《里山倡議》迎接嶄新聯合國生物保護目標

研究員古普塔解釋,「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為導入里山倡議的主要機制,由秘書處向全球成員蒐集案例,建立資料庫,公開在地經驗,使大眾得以學習並依自身情境調整應用,並促進成員間的交流與合作。

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里山案例,會經過秘書處的審查。古普塔說明,成員遞交案例時須說明個案對SDGs以及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貢獻。而在去年COP15之後,地方案例將從回應《愛知目標》,改為回應《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

蘇巴馬尼亞爬梳這些年來的改變:里山倡議提出的前八年,秘書處著重於建立與成員的合作關係,2015年開始尋找知識管理工具。在日本環境省的支持下,由秘書處、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及全球環境策略研究所(IGES)開啟《里山倡議主題彙編》(Satoyama Initiative Thematic Review,SITR)的工作。

《里山倡議主題彙編》一年一期,每期鎖定一項與「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相關的主題,並集結相關案例,提供建議給決策者、從業人員與研究人員參考。

在達成30x30目標的路上,里山倡議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去年4月,日本公布30x30路徑圖,目標2022年前完成開發、試驗OECMs機制,並於2023年全面啟動驗證、2030年前認證至少100個OECMs場域。今年5月22日生物多樣性日,我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前身為林務局)公布我國30x30路徑圖,預計將於2030年前完成驗證100個OECMs場域。

在達成30x30目標的路上,里山倡議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古普塔點出「地景取徑思維」對OECMs的重要性。她解釋,地景取徑有助於管理者以更開闊的角度,了解自然資源的整體狀況以及在地居民的需求。「如果你目標要劃設100個OECMs但缺乏地景思維,那麼保護一個地區,另一個地區衰退,這樣又該如何保護自然?」她說道。

「地景取徑」助修復生態系 學者強調在地參與是關鍵

許多年來,秘書處蒐集的個案中,不乏因實踐里山而成功修復生態的案例。「里山倡議與生態系修復緊密相關」,蘇巴馬尼亞說道。里山倡議為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擁有的眾多專案之一。2021年,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加入「聯合國生態系修復十年」(UN Decade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成為合作機構之一。

聯合國將2021~2030年訂定為「聯合國生態修復十年」(UN Decade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目的透過支持與增加行動來預防、阻止並逆轉全球生態系退化,同時引起更多人對修復生態系的關注。

為了透過SEPLS修復生態系,蘇巴馬尼亞強調在地的參與,「一個距離我們在地數千公尺遠的人,怎麼可能會了解我們的土地?」她從在地的觀點解釋,既然社區與土地緊密相連,決策以及政策導入最終還是要由在地社群實行。

2020-2021年COVID-19席捲全球,為評估疫情對里山倡議成員的影響,里山倡議秘書處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社區的緊密連結以及強烈的自給自足意識,是社區在疫情期間保有韌性的重要因素。

蘇巴馬尼亞解釋,海景與地景的生態系多樣性,以及具包容性決策的機制為社區帶來韌性。居民不過度依賴單一生產,面對挑戰能有更多緩衝。許多成員因為是生產者,不見得面臨糧食缺乏的問題,但疫情對健康、生計帶來的挑戰,讓許多成員意識到韌性的重要。她也提醒,「具備韌性不代表你不會衰退,韌性允許我們跌倒,重點是你還能再爬起來嗎?」

註釋

[1] 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d Study of Sustainability, UNU-IAS):「聯合國大學」為聯合國的附屬研究機構,扮演聯合國系統和會員國的智庫角色,目前全球共有13個研究中心,設立於12個國家。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主要關注永續發展治理、生物多樣性與社會、水與自然資源管理、創意與教育相關政策與研究發展,而該研究所也負責推動全球各層級在2030年前實現SDGs之任務。

[2] 地景取徑(Landscape Approach):地景取徑,適用於地景與海景,為一整合性方法。該方法透過反覆學習以及合作的過程,有效整合政策與實務作為,以及與不同利害關係人適應性協同經營,以期達到平衡當地多元的目標,例如地方發展與保育的優先次序。

蘇巴馬尼亞(Suneetha M. Subramanian)為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生物多樣性與社會」計畫研究員,擁有長達15年與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福祉相關的國際研究與培力經驗,聚焦在公平正義、傳統智慧、社會-生態韌性等。她致力於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權威研究機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PBES)多項研究。 古普塔(Himangana Gupta)為聯合國大學高等永續研究所的研究員以及學者,專攻於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政策、外交。近期專注在生物多樣性、氣候以及社群。她同時也是《IPBES 關係評估報告》(IPBES Nexus Assessment Report)的首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