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追逐「聲優」夢想!台灣女孩年年因這2人啟發 轉身投入YouTube創作
在日本已經待超過8年的YouTuber年年(ねんねん),最早是以聲優為夢想,憑藉對日本文化的熱愛與多年在日本學習聲優的經歷,逐漸在網路世界中建立了自己的影響力。從美食分享到日文文化的探討,她的影片內容總是充滿著真實感與共鳴。無論是透過美食影片中的旁白,還是外國人視角下對日本語言與文化的解讀,展現了跨文化交流的獨特魅力,讓觀眾感受到生活中的平靜與愉悅。她的創作旅程,不僅是自我表達的延伸,更是她持續探索新領域、不斷成長的體現。
年年是一位活躍於日本的台灣YouTuber,主打內容包括日本文化、日常生活、美食探訪以及日本與台灣的文化差異。她在日本長期居住,並透過影片記錄她在日本的生活經歷,尤其是她對日本食物和旅遊景點的熱愛。她的頻道吸引了許多對日本生活感興趣的觀眾,尤其是台灣的觀眾群。經常在影片中分享她對日本文化的觀察和學習過程,還有與其他外國人在日經歷的交流。她的幽默和真誠的風格使她的影片具有很強的親和力,適合喜歡了解異國生活的觀眾。
國中對日本動漫產生興趣 立下志向要當「聲優」
每個故事都有開始,設下聲優這個夢想,其實是經歷10年以上的努力過程。如同許多喜歡日本的「宅宅(泛指喜歡動漫的人)」一樣,從國中開始就對日本動漫產生濃厚的興趣,年年也是當時知道有「聲優」這個職業,到了大學就讀日文系的她,更是立下目標要在畢業之後進入日本的聲優專門學校,但卻遭到老師的反對,主要因為對於台灣人來說,專門學校等同台灣的高職,不如再念碩士、博士,也因此在「學歷主義」下,她第一次打消了這個念頭。
年年也思考,即使是在日本,聲優對日本人來說,也非常具挑戰性,要成為聲優不難,但要靠此職業維生是困難重重。不過,人生跟動畫一樣,不會那麼快就「完結篇」,後來進入「群英社」動畫代理公司的她,再度燃起她的熊熊鬥志,在每年都會有動漫節、漫博的活動,也會有聲優簽名會、現場配音,因為公司規定是負責作品的窗口,要當現場活動的口譯,在工作3年多的時間,也累積無數聲優口譯,「夢想之火又熊熊燃燒」,發現自己果然還是不能夠放棄這個夢想。
赴日就讀廣播學院放送聲優科 畢業後卻體認「殘酷現實」
原本在大學畢業時,就有日文N1的程度,終於在2017年3月時,她隻身到專門學校東京廣播學院放送聲優科就讀,並在2019年時畢業。不過,現實還是再度給予她一記「重拳」,雖然在校二年級時,就可以開始找工作、面試,但是當時卻突然發現,好像不太適合走到這條路,因為聲優的「聲音」要求比一般日本人還高,年年表示,「我覺得自己是外國人、而且我的日文真的不行」、「要多花個十年,說不定才能達到」。
因為時代的改變,聲優與過去只有聲音當作招牌有些不同,很多像是偶像,也要露臉、要看年紀,因此,當時專門學校的同學,有許多19、20歲就讀的日本人,都被老師說「起步已經晚了,所以真的要很努力(當時年年是24、25歲)」,心裡也想著「那我要怎麼辦」。所以在年年到了二年級的時候,就在心裡想著「應該不會走這條路」。所以在廣播學院畢業那一刻,「突然有種失去了人生目標的感覺」年年這麼形容著「我想這件事,已經想10年了,你知道嗎?」
決心踏入YouTube 全因這兩人啟發
因此,在專門學校畢業後,為了要繼續留在日本,她先是找到了目前的正職工作,這份工作雖然穩定,也讓她持續工作了6年,但並無法實現她聲優的夢想。「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沒有機會使用到聲音,也沒有表演的機會。」,直到有兩個人物改變了她的方向。首先,是她的大學同學、也是台灣知名電影影評YouTuber的飽妮。飽妮很早便開始了YouTube的事業,也並鼓勵年年拍攝影片,分享她在聲優學校的經歷。雖然年年當時並未立刻行動,但這個建議在她心中埋下了種子。
不過,真正讓年年下定決心開始YouTube旅程的,是另一位YouTuber安啾的影片。年年看到安啾受邀訪問日本著名花樣滑冰選手羽生結弦,讓她產生了共鳴。「我也曾幫聲優老師做過口譯,對於訪談有著特殊的情感」,她回憶道。當時,安啾的日語水平較不流利,「當然現在她已經進步很多」,但憑藉YouTube的知名度,仍能成功進行這樣的訪問。這讓年年意識到,或許YouTube也可以成為自己展示才能的平台,並啟發她將YouTube視為一張「名片」。
年年提到,「大家會看到一個人有這麼多訂閱數,然後就會說『我可以找他來訪問』,這有時候可能動機不純」。年年笑著解釋,「但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像那些YouTuber一樣,當訂閱數達到一定程度後,大家會主動邀請我去訪問,或者從事一些跟台灣相關的工作。」正是受到了這樣的激勵,加上兩位影響她的關鍵人物,年年開始了YouTuber之旅,並且一路堅持到現在。「我在台灣工作了三年,來日本唸了兩年書,到現在已經經營KOL事業五年多了。」
在進行YouTube創作的過程中,年年分享了她面臨的創作瓶頸。她提到,當初創辦YouTube頻道是受朋友的建議,一開始設想是分享她在聲優學校的經歷,並且以台灣觀眾為主要目標群體,影片也都是用中文拍攝。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她遇到了內容素材的限制。年年坦言,畢竟她已經畢業,「我能分享的東西有限,因為這已經是過去式,題材終有用盡的一天。」面對內容枯竭的挑戰,她開始思考頻道的未來走向。
意識到頻道風格難以定位 從美食中找到熱愛
儘管朋友建議她可以轉向介紹日本聲優的相關內容,但她坦言對這個題材並沒有太大興趣。「我不太喜歡長期講述別人的故事,因為這樣下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同時,年年說道,她希望能與那些她所認識的聲優們站在同樣的工作立場,而不是單純作為粉絲。極度有個性的她,最後也沒有採納這個意見。經營YouTube一段時間後,曾經陷入困惑期,不知道自己應該要製作什麼樣的內容,導致她的頻道方向一度模糊,她坦言,「那段時間我就東拍拍、西拍拍,沒有明確的主題。」
「我開始思考台灣觀眾想看什麼,然後發現許多YouTuber都在做日本的最新流行趨勢,像是流行美食、景點或者美妝情報。」然而,這些題材並沒有讓年年產生共鳴。「我比較活在自己的世界,對這些流行趨勢沒什麼興趣。」這些內容雖然很熱門,但也已經有太多人在做,讓她覺得這樣的創作缺乏獨特性,主要是由於對於她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視自我特色的人,因此不希望自己做出的內容與他人相同。
事情再發生轉變,是在一次與他人的對話中,她意識到自己難以準確定位頻道的風格。「有人問我,我是哪一類型的YouTuber,結果我發現自己說不出來是做什麼類型的」。這讓她開始反思頻道的方向。後來,隨著頻道的發展,年年逐漸將重心從台灣轉向日本。她解釋了這個轉變的過程:「當我在專門學校時,認識了一位中國留學生,他的YouTube頻道完全針對日本觀眾,並且擁有大量訂閱者。」
而在尋找定位的過程中,她最終專注於美食內容的過程。她坦言,頻道轉型的背後不僅源自於對聲優夢想的調整,更是她在尋找自我定位時,發現了自己對美食的熱愛。「其實,我後來發現自己不知道該做什麼內容,於是我決定專注於做吃的,因為我本來就喜歡吃東西」,年年表示。她指出,頻道的觀眾對她的印象也逐漸形成了「愛吃」的形象,這也成為她頻道的一大特質。如今,年年頻道的主要內容圍繞美食展開,吸引了許多對日本美食感興趣的觀眾。
日本觀眾漸增 開始全日文影片
後來,年年受邀參加這位朋友的頻道,結果吸引了不少日本觀眾前來關注她的內容,也有了不少的日本粉絲。「當時很多日本觀眾留言說看不懂我的中文影片,這讓我意識到,我需要開始製作更多日文內容。」她逐步嘗試拍攝日文影片,並在影片中添加日文字幕。隨著這些改變,年年的頻道逐漸轉向以日本觀眾為主要目標。
隨著在YouTube的創作進程,年年逐漸將頻道重心,從針對台灣的中文內容轉向針對日本的日文內容。她透露,這一轉變源自於她對日文的熱愛。「我發現自己就是想講日文」,她坦言,並表示自己對日本市場的內容製作也更具成效。「我發現做日本的影片,效果比做給台灣觀眾看的要好。」
她指出,雖然曾嘗試為台灣觀眾創作內容,但最終覺得很難找到合適的題材。然而,她在日本的日常生活卻能輕易引起日本觀眾的興趣。
「我拍自己在日本做了一件事,就會有人看」她說道。同時,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在剪輯字幕上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所以年年逐漸減少為影片添加多重字幕,直接使用日文拍攝影片,這也使得她的台灣觀眾變少,但是日本觀眾逐漸增多。她也與該名留學生朋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這也幫助她穩定了日本的觀眾群。因此,在流量穩定後,「我的主力現在就是放在日本這邊。」年年有自信的說道。
外國人視角看日本 意外引發好評
年年的YouTube頻道主要以美食內容為主,但她也會不時插入一些關於日文議題的討論。這些影片往往從外國人的視角來看待日文,引發了許多觀眾的興趣與共鳴。「我會拍一些像是外國人覺得發音很可愛的日文,或者是某些日文聽起來很酷的影片。」年年分享道。她指出,這些從外國人角度看日文的影片,通常會收到最多的留言和回饋。「日本的觀眾會覺得很驚訝,因為他們習以為常的日文,沒想到在外國人眼裡看來是這麼特別、這麼酷的東西。」
不過,針對是否有特別設計過,年年表示,這類影片並沒有特別針對日本觀眾的喜好設計,而是單純分享她作為外國人在日本的觀感。「我只是把自己感受到的東西講出來,結果這些影片往往受到熱烈的迴響、觀看數也會特別好。」談到自己最初的挑戰,「一開始確實有困難,因為我要用日文向日本人介紹他們自己的東西,這在語言上需要下很多功夫。」
曾因文化與語言差異引發誤會 被控「想分裂沖繩和日本」
年年坦言,為了提高自己在日文談話中的表現,她經常觀看日本的談話節目、搞笑節目,研究日本人的「落ち」(結尾)。「日本人的談話總是設置伏筆,最後有一個終點,這是他們說話的一個特殊之處。」年年表示,這種結構化的談話方式對她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她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理解和研究。「我很喜歡看日本的搞笑影片和漫才,這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他們的談話。」她強調,這種技巧花了她蠻長一段時間。
不過,她在經營YouTube頻道時,曾經遇到過因文化與語言差異而引發的誤會。她回憶道,某次她拍攝了一集外國人看日本方言的影片,內容涵蓋了東北、沖繩等地的方言。「當時我聽到沖繩方言時,覺得完全聽不懂,甚至覺得這已經不是日文了」,她說明道,並補充這樣的感受對她來說很自然。然而,影片播出後,一位觀眾留言指控她「想要分裂沖繩和日本」。這讓年年感到非常驚訝,「我從來沒有想到這麼普通的一句話,會被這樣解讀。」
她強調,自己從未涉及政治類的討論,這樣的反應讓她感到措手不及。年年也指出,日本觀眾對一些語言和地區敏感議題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次經歷讓她明白,未來在製作影片時需要更加謹慎表達。同時,她也分享了日本特有的談話文化,即無論如何吐槽,最後都要有一個事後的「補救」來緩和氣氛,將話題輕鬆帶過。「我覺得這是日本談話中的一個特點,無論如何都要讓話題最後有個結束」。年年總結道,因此,此事也讓她反省,當時確實少講一句話,再把氣氛帶回來。
日本文化較重種隱私 訪談計畫一直難實現
同時,年年分享了過去堅持10年的「聲優路」經歷,如何對她現在的YouTube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年年解釋道,儘管她的頻道以美食為主題,但她喜歡在事後為影片配上旁白,因為「吃東西的時候,我不喜歡講話,想要專心品嚐食物。」這些事後的旁白逐漸成為她影片的一大亮點。「我的粉絲對我的旁白非常感興趣,甚至有些觀眾特別為了聽旁白來看我的影片。」年年表示,她也是從觀眾的回饋中,才意識到旁白對於她影片的重要性。
她進一步提到,這些旁白工作讓她聯想到自己在聲優學校的訓練。「旁白就像是事後加入的聲音,有點像聲優在為動畫配音的感覺。」她回憶道,在聲優學校時,每天都要練習繞口令,這些訓練至今對她的發音和咬字都有很大的幫助。
談到對於未來的想法,儘管目前她的YouTube頻道主要以美食內容為主,但年年一直對訪談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別是想訪問那些坐在她身邊的陌生人。「我常常去吃東西時,會想訪問我隔壁的人」,但礙於日本的文化規範和隱私考量,這個計畫一直沒有實現。「在台灣拍攝會自然得多,但在日本就需要更多準備。」此外,年年也表達了對隱私和安全的擔憂。「我會擔心暴露個人資訊,可能會有跟蹤的風險。」
因此,雖然目前她還沒有具體的實行計畫,但年年希望未來能以訪問熟人或合作夥伴的方式開始,逐漸實現她的訪談目標。對於未來來說,「我最想做的是訪問不認識的人,但這還需要更多考量和計劃。」
盼影片能為觀眾帶來啟發「世界還有一個角落是和平的」
最後,談到自己想要傳達的精神,年年表示,有一支影片讓自己印象特別深刻,該影片記錄了她回台灣探望父親和拍攝日本啤酒的過程,「就是一支鬧哄哄」,但是其中有一個留言吸引她的目光,該則留言提到,「如果世界都像這支影片那麼和平就好了」。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年年,她表示,沒想到影片會引發這樣的感受。對於這些回饋,年年認為影片能夠傳達一種訊息,即「世界上還有一個角落是和平的」。
她進一步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強調人生總會面臨許多不如意的事情,但關鍵在於如何討好自己。對她來說,喜歡吃東西,就繼續探索美食,喜歡日文就一頭栽進去全心投入學習,這就是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事。
訪談這天,地點是約在飯田橋站附近一間台式早餐店,在暢談夢想時,雖然時而有些思考,但是態度始終堅定,而年年在吃東西時,確實更顯得專注且用心品嚐的「生人勿近」氣息。雖然在堅持夢想多年之後,並未真正的成為一個聲優,但是卻透過不同的方式,留在自己喜歡的日本,同時藉由影片訴說著故事,也在影片中用獨特的旁白內容,吸引著一片死忠的粉絲,年年的夢想其實沒有結束,而是在另一條不同的道路上持續逐步邁進著。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