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看展 開拓視野 豐富人生

記者劉昕翊/專題報導

6月初夏,各地展覽精采紛呈!台北當代藝術館《關係人》展覽,深入探討身體與情感的細緻處;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感受藝術家自我與影像的交織;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反毒遊意思》特展,透過寓教於樂揭示毒品危害;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布雷克的黑洞之迷》特展,探索黑洞不為人知的祕密。歡迎民眾在閒暇之餘,走進藝文場館,學習新知,充實自我。

《關係人》以藝術回應#MeToo

《關係人》展覽由台北當代藝術館即日起至9月8日推出,以#MeToo運動為背景,由蔡佩桂擔任策展人,集結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倪祥、走路草農/藝團、鄒欣寧和高俊宏等14組藝術家,根據探索、回應和修復3大主題創作,進而探索每個人在此運動中的角色和影響,並在歷經半年多的籌備後,以「每個人都是『關係人』」為主題回應#MeToo運動,展出《磨而不合》、《你的樹盟友》、《給女兒的一封信》等作品。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匯聚50藝術家創作 反思多元議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以創作者的自我形象為鏡,共匯聚50位藝術家,展出187件平面與錄像作品,呈現藝術家從日據時期到當代時空下,豐富且多樣貌的身影,並劃分2大子題,分別為「凝視自我」,關注創作者自我認知的心理空間,透過主觀創作深層探究內在自我,展至8月18日;「反身顯影」則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探索生活、信仰、價值體系、社會結構與時代脈動,開展多元議題的反思,展期至9月22日。

《反毒遊意思》寓教於樂 散播反毒種子

觸碰毒品百害而無一利!為向國人宣導毒品危害,科博館即日起至10月13日與法務部合作《反毒遊意思》特展,規劃「反毒遊夜市」、「反毒遊醫院」、「反毒遊故事」3大展區,設計「識毒九宮格」、「除毒夾夾樂」、「反毒醫生」角色扮演等活動,展出多樣態的新興毒品,盼以遊戲、動手操作的教具與視覺觀賞等創意融入反毒議題,寓教於樂傳達毒品、防毒相關資訊,更在各年齡層的觀眾心中播下防毒種子。

《布雷克的黑洞之迷》探索神秘天體奧妙

黑洞、時空旅行是科幻故事中的常客,也是科學上最引人好奇的話題之一,且其涉及愛因斯坦、霍金等物理大師的艱深理論,為讓國人了解黑洞與時空旅行的奇妙真相,臺北天文館與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國家太空中心以及Discovery等協力,即日起至10月13日在臺北天文館內舉辦《布雷克的黑洞之迷》特展,將理論化為故事,並把科學導入展覽,帶領民眾「闖」進黑洞世界,認識黑洞如何形成、人類又是怎麼「看見」黑洞的。

《關係人》展覽以#MeToo運動為背景,展出作品《磨而不合》。(記者劉昕翊攝)

《關係人》集結14組藝術家創作,探索#MeToo運動的影響。圖為作品《給女兒的一封信》。 (記者劉昕翊攝)

參展藝術家何孟娟在《我有無比的勇氣─溫、良、恭、儉、讓》作品中,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傳統美德,鼓勵民眾不要被困難限制。(記者劉昕翊攝)

「毒海救援」遊戲運用臺灣夜市常見「撈金魚」概念,讓觀眾動手認識反毒知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布雷克的黑洞之迷》特展,把科學導入展覽,帶領民眾認識黑洞世界。(臺北天文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