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天旋地轉是頭暈or眩暈?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分辨
臨床上常見不少患者深受眩暈所苦,有些患者來到診間時自述:「醫師,我頭暈,走路不穩、搖搖晃晃」,又或者「我前陣子起床時,看到天花板會旋轉」,同樣都感覺「暈」,你分得清是「頭暈」還是「眩暈」嗎?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可從感覺上簡單分辨,頭暈就像是在船上搖晃,頭重腳輕;眩暈則是眼前的物體會有旋轉感,而且容易反覆發作。通常只要對症治療、遵照醫囑,都能獲得改善。
年輕時為了考試挑燈夜戰,即使2、3天不睡覺也能挺過去;到了中壯年,處於高壓工作狀態,如果熬夜趕報告,副交感神經受到不當抑制或交感神經過於活化,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就容易引發眩暈,通常以過勞、緊張、焦慮、睡眠不足、容易生氣等特性的族群罹患率較高。
眩暈分2類 中樞神經性疾病恐致中風
李宏信醫師進一步分析,眩暈可概分為「中樞神經性疾病」和「周邊神經性疾病」2大類,前者主要是以腦部疾病為主,人體供給腦部血液的動脈系統有2個,頸動脈負責供應大腦血液,椎基底動脈則負責供應小腦與腦幹血液,若頸動脈狹窄可能有中風之虞,但未必會暈;不過若是出現眩暈現象,則有引發中風的可能。
至於「周邊神經性眩暈」,通常是由內耳不適所引起,為前庭系統傳到腦部的過程發生異狀,當聲音傳到蝸牛體後能夠判斷高低音、大小聲,三半規管能製造出方向及速度感,若因內耳老化、血管不通、吃過鹹,淋巴液過多、導致積水,只要頭稍微轉動,就可能覺得搖晃感嚴重。
耳石脫落 眩暈情況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耳石脫落也是可能造成眩暈的情況之一,李宏信醫師解釋,前庭神經下方有個圓形物體如同鐘擺一般,三半規管和前庭前方也有個很小的石頭,若掉落、跑動就會刺激神經,導致眩暈。
李宏信醫師指出,造成耳石脫落症的原因多以頭部遭到重擊,以及隨著年紀老化沾黏性不佳所致。透過正確耳石復位術多數都能好轉,但因為執行過程有風險,有引發急性眩暈的可能,合併盜汗、心悸現象,建議應在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指示操作下,比較安全。此外,若眩暈反覆發作且伴隨耳鳴和聽力減退,則可能是梅尼爾氏症,有時感冒病毒入侵或鼻涕跑入內耳裡,也可能造成眩暈發生。
維他命B滋養神經 維他命C抗氧化劑
眩暈症狀依嚴重程度來看,正處於急性期時,常常躺在床上無法起身,易有嘔吐、盜汗情況,嚴重時應打119掛急診,打止暈針、輸入點滴後,好轉即可返家,但仍可能隔1、2天後又發作,應持續服用藥物,並防止頭部轉動過快,多躺著休息。通常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份及水份,降低內耳壓力。
李宏信醫師補充說明,內耳功能會隨著血管缺乏彈性、老化逐漸退化,治療上還會給予打通血路的藥物,擴張血管、增加滲透力,增進血管的供血功能;再者,長期應輔以維他命B滋養神經,促進神經恢復、再生,並添加維他命C抗氧化劑、鋅、鎂等微量礦物質等,對於內耳功能都有修復作用。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排除腦部疾病和腫瘤的可能性之後,因內耳問題所導致的眩暈,服藥至少應以3個月為1個療程,再視病情的穩定情況,逐步減少服藥次數,所謂預防更勝於治療,平時勿過勞、適時舒壓、適度休息,勿食用過油、重鹹的料理,就能減少眩暈上身。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久蹲起身頭暈是貧血嗎? 小心是低血壓!醫師警告「姿勢性低血壓」7大高危險族群
·為何會罹患眩暈症? 專科醫曝「誘發因子」:老人、停經婦女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