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好喝,還是我可愛?」太平洋爛妮如何賣對人設,迷倒百萬暈船仔?

第1支影片150萬次觀看、第2支影片160萬次觀看、第7支影片衝上290萬次觀看,TikTok頻道「太平洋爛妮」中的主角Angela,是一顆崛起的網紅新星。

她靠的是酸酸甜甜的曖昧氛圍,影片也異常簡單,沒有特效、沒有高成本的製作,只有Angela對著鏡頭後的藏鏡人講話。但就是這些簡單的互動,讓觀眾掉進戀愛漩渦,或用比較年輕的話來說——暈船。

迅速暴紅、題材新穎、面對鏡頭的流暢度,讓人不禁發出疑問:太平洋爛妮,或者說Angela是素人嗎?

捨YT、IG熱戰區,捏出另類頻道定位

是,卻也不是。太平洋爛妮由行銷公司「確認鍵」一手策畫,但Angela的確是素人,她是確認鍵行銷事業業務部主任,這個案子也是由她提出。等於是自己把自己推上了網紅之路。

確認鍵是專注於口碑、社群與網紅行銷的公司,鼓勵員工內部提案。Angela身為業務部主管,提出了很合理的規畫:既然公司常常把案子包給網紅,為什麼不自己培養網紅?但就跟很多公司一樣,如果這件事情沒人要做,那就是提出的人來試試看。

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選擇TikTok?TikTok特殊的中國背景,讓它在台灣始終只能低調。「理由很單純,我們錯過了YouTube、Instagram,不管多厲害都無法成為蔡阿嘎、Joeman。」確認鍵董事長暨執行長張恩慈說,「而且我認為短影音就是下一個時代的『粉絲專頁』,每一個品牌一定都會有TikTok頻道。」這並不是空穴來風,綜觀市場上的各大品牌,可口可樂、LV、紐約洋基隊,都擁有TikTok頻道。

太平洋爛妮-0039.JPG 圖/王弼正攝影
太平洋爛妮-0039.JPG 圖/王弼正攝影

在決定了主角與頻道後,下一件要做的事情是規畫頻道內容。張恩慈拉出一張滑鼠要滾3下才滑的完的心智圖,上面寫滿了Angela真實的「人設」,包含非典型網美、初戀感、不拘小節、學過小提琴、不會騎車/開車等共36項,從真實的人設出發,就是為了讓Angela保持本色演出,更自然地面對鏡頭。同時,從人設中找出對標、現存的頻道,舉例來說,他們就發現市場上有失戀、熱戀、結婚、小孩的頻道,卻沒有人專攻「曖昧」。

由於確認鍵的出發點是接商案,要選擇品牌客戶願意接受的類型,最終敲定:國民初戀+曖昧感的大方向,「打造網紅就像是一種賭博,只是我們不做50/50的賭注,從初期研究、數據、人設多方面來考慮,我們認為勝敗是80/20。」Angela說。

15分鐘可搞定1支片,「本色演出」就討喜

決定好方向後考驗的就是執行力。因為人設是真的,Angela不用過度「演出」,團隊會先設定一個大方向,像是「被主管欺負」、「加班怎麼回家」、「討論前女友」然後順順演下去。大概90秒的影片會拍攝15到30分鐘的內容,在從中擷取要用的片段。
但最關鍵的是,怎麼打造「曖昧」的氛圍感?

「我這個人就是擅長曖昧的人,在Dcard也都看感情相關的貼文,一旦看多了,就可以揣摩戀愛裡面的拉扯跟糾結。」Angela說,「而且我們是『快要在一起的曖昧』,雙方是有共同目標的(在一起),所以呈現上也相對容易,對我個人來說難度不大。」

選到對的主題、多少帶有天賦的演出,在極短的時間內太平洋爛妮的頻道大受歡迎,至今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累積近30萬粉絲,並擁有多支破百萬觀看的影片。最初的目標是接商案,也的確接到了很多業配的案子。Angela透露,原先組建內部團隊是希望能批量培養網紅,現在光是處理太平洋爛妮的商案就忙不過來。且團隊決定從曖昧主軸轉往日常互動,正在面對轉型的流量逆風中。

從0到商案不斷,太平洋爛妮的成功帶有一點點天分、一點點幸運,還有「選對賽道,比努力更重要」,最後就是暈船的美好,所有人都懂。

太平洋爛妮-0048.JPG 圖/王弼正攝影
太平洋爛妮-0048.JPG 圖/王弼正攝影

Angela

頻道: 太平洋爛妮
成立: 2023年5月
成績: TikTok追蹤數28.8萬
主打內容: 日常互動、戀愛感

責任編輯:謝宗穎

更多報導
矮個女孩穿搭「破圈」!Meg如何靠Reels多吸3成新粉?品牌依附KOL為何是險路?
短影音就像「數位毒品」!志祺親授千萬流量配方:2秒拋1哏圖、熱炒情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