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台積電 半導體大聯盟 哪些台廠出頭天?

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在政府承諾一定會解決土地、用電、用水以及環評等問題的條件下,台積電(2330)宣布全球最先進製程半導體建廠計畫,3奈米廠將落腳於南科,目前台積電雖然還未對外公開投資金額,但根據經濟部預估,總金額不僅將從5000億元台幣起跳,更有利鞏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群聚優勢,一路從10奈米延續到3奈米。

產業群聚的優勢,最早是由美國管理學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Porter)在1990年所提出來一個攸關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概念,只要符合「在某特定領域,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交互關聯的企業,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補性連結」的條件,就可以大幅降低運輸、人力、原料、基礎設施、產品搜尋等成本,並進一步激發創新、提升學習等優化效應。

台積電如入無人之境

對台積電而言,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群聚優勢,在之前兩次大地震中,做了最直接的詮釋,1999年的921大地震之後,董事長張忠謀為了分散風險與就近服務客戶,曾選擇到美國華盛頓州興建1座8吋晶圓廠,但在良率與成本始終無法有效控制下,不僅限縮美國廠的投資,最後還是將新廠的設置計畫搬回台灣。

雖然在16年後,台灣再度發生大地震,導致位在南科的14A廠停止運轉,但憑藉著在1天之內就從竹科與中科調派了「300壯士(工程師)」的效率,最終還是將停工的時間損失控制在7天內,完成外界所驚奇的「不可能任務」。

此外,對台積電而言,與時間賽跑的壓力,也不容許現階段選擇離開台灣,再到美國、或其他地方重起爐灶,而所謂的時間壓力,就是「摩爾定律」即將碰壁的事實。

根據國際半導體科技技術藍圖(ITRS)在2016年所發布的「未來藍圖」,明確指出微處理器中的電晶體體積,預計將在2021年開始停止縮小,這意味著過去50年推動半導體製程前進的「摩爾定律」屆時將宣告死亡。

1992年英特爾、台積電、Global Foundries和IBM等4家業者,為了確保全球所有的半導體廠商會根據摩爾定律所製定的時間表來推進半導體製程,因此特別成立SIA組織(英文全名為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來共同協定技術演進的時間表,1998年該組織則改名為ITRS(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畢竟半導體晶片的開發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僅需要領導廠商的投入,更需要結合協力廠商的設備、軟體與原材料,才能實現摩爾定律的目標:每隔18到24個月,電晶體數量成長1倍。

2020年將跨入5奈米

ITRS共同協定的時間表,讓半導體的製程一路從1995年時的350奈米、成功進步到2002年的90奈米、2008年的45奈米,以及2016年的10奈米,不過隨著2018年7奈米開始量產、2020年5奈米接續投產之後,3奈米、甚至2奈米,似乎已經成了摩爾定律的最後終點站。

為了持續享有先進者的領先優勢,不僅台積電選擇已擁有產業群聚的台灣,做為3奈米的基地,國際大廠也紛紛來台投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全球前3大半導體設備商,包括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美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與荷商艾司摩爾(ASML),他們不約而同的擴大在台投資,其目的就是壓寶台積電,將成為全球第一個跨入3奈米製程的市場贏家,並享有「如入無人之境」的優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