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永續、以美學回應世界議題——2024新一代設計展

由經濟部與教育部共同指導、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2024第43屆新一代設計展」,5月24日至27日在南港展覽館2館登場。為回應國際的永續趨勢,本次展覽以「超越永續」為主題,除了強調於環境和材料的永續,同時更呼應具備社會意識的解決方案。

本次展覽有來自國內55校、116系、1萬名設計相關科系學生、約3500件作品參與展出,並有來自美國哈佛大學、日本千葉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芬蘭阿爾托大學等12所國際頂尖設計院校跨海參展,是設計學子展現才華實力的絕佳舞台。設計展更於昨(26)日揭曉年度得獎名單,其中最受矚目的大獎「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九件作品皆極富巧思創意,競爭相當激烈,不僅展示台灣年輕設計師的才華,更展現設計所帶來的多元價值。

2024新一代設計展,以「超越永續」為主題,展出1萬名設計相關科系學生的精彩作品。
2024新一代設計展,以「超越永續」為主題,展出1萬名設計相關科系學生的精彩作品。

借物計畫:「讓事物長久續存」的未來觀

「新一代設計展」作為全球最具規模的年輕設計師聯展之一,每年展示來自全台百餘個設計校系的創意作品,涵蓋產品與工藝、視覺傳達、數位多媒體、空間與建築、服裝與時尚、跨領域整合設計等多個領域。本次展覽邀請「嶼人設計工作室」新銳建築師曾雅欣及林中一擔任策展人,以「借物計畫」詮釋「超越永續」的主題概念。

策展人認為,大自然中的木材、石頭、土壤皆為建造人類「生活世界」的基本材料。在消耗這些材料的過程中,如何賦予其更豐厚的存在價值並呈現出「讓事物長久續存」的未來觀,同時傳達身為設計者對於萬物謙卑尊重的態度,是最重要的設計考量。因此,現場直接使用原始木料、磚塊、金屬管等作為展架、展板、家具,而不另做加工,這些材料,在展覽結束後,都能再次回到加工循環中,回應淨零永續綠生活循環經濟的產業創新政策。

例如,本次計畫中最大宗的材料——木材,來自於「正昌製材廠」。長年來,製材廠將國有永續森林的樹木們,做出不同的「職涯規劃」;從整修古蹟、新房子的結構材、到澆灌混凝土的模板,或在木作師傅們的巧手下成為各式空間裝修材與家具。而此次展架的木材,則是老闆從備料區逐一挑選並重新打包綑綁而成,待展覽結束後,它們將再次回到製材廠,完成「借物計畫」,繼續循環利用。

本次展覽以「借物計劃」概念策展,展區亦描述展場材料來源及其接下來的永續旅程。
本次展覽以「借物計劃」概念策展,展區亦描述展場材料來源及其接下來的永續旅程。

今年展覽採全區策展,在一樓和四樓的展場中,共設有四個策展概念區域。首先是「借物計畫區」,在此說明了現場各式材料從何而來以及接下來的旅程,此區並設計趣味互動裝置,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最奇特的借物經驗;「借看一下區」,展出本次國際學校參展作品,能一窺來自美國、泰國、馬來西亞、芬蘭、日本、墨西哥及香港等七地學生的精彩創意;而「腦袋借一下區」則將台灣設計研究院開發的「永續創設計創新牌卡工具盒」內容,創意轉化成一座座互動遊戲裝置,邀請觀眾體驗與想像永續行動解方,並如同遊戲中「NPC」角色般展場內隨機互動。

至於「引號沙龍區」,則是在四樓展場中央圍塑而成的空間,透過引號開放填空的意象,象徵對話交流的場域,展覽期間除了有各種講座發生,也提供參展校系在此發表作品或舉辦活動。

以產學合作開創台灣新世代設計

位於一樓的主題展區,聚焦企業與學生共創的心血。今年「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打破往年單一企業命題模式,強調企業「聯合出題、創新驅動」,特別邀請三陽工業、浩漢產品設計、惠生大藥局等10家國內知名企業與組織,以「學習生活」、「健康生活」、「移動生活」、「體驗生活」等四大未來生活情境,進行企業跨域合作指導,共吸引全國大專院校近700件作品投件。

其中,在第一區「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區」,建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MIH電動車開放聯盟共同指導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同學,創作出可協助消防人員進行高效滅火和降溫的作品《焰駭行者》,其因應全球電動車使用增加,電車燃燒機率上升成為新挑戰,為協助消防人員進行高效滅火和降溫,他們以「移動生活」為概念,透過可延伸模組與子車,注入水與惰性氣體,從而達到減少人員直接接觸,避免有害物質擴散等,提升滅火效率。

第二區「產學研合作」則為恆隆行及旗下restyle2050永續循環經濟平台,邀請設計院校師生重新設計回收家電零件,探索延長材料生命週期的可能性。

第三區「區域產學合作」,為台南的華美光學科技與在地設計學生合作,共同為眼鏡產品循環尋找解方。

第四區「台日(國際)產學合作」,則是與成田機場、日立製作所、華碩電腦、家樂福文教基金會等六家國際企業,以及日本千葉工業大學、成功大學等八校跨國串連,從非籠飼雞蛋到建築材料與環境共生,探索應用設計方法解決永續發展議題。

結合台灣傳統、推理遊戲、消波塊  設計獎百花齊放

而為鼓勵年輕計師、見證台灣計力,今年設計展共從55校116系、共4974件報名參賽作品中選出,頒發61件「金點新秀設計獎」、3件「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3件「金點新秀包裝設計特別獎」、58件「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及最受矚目的大獎「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九件。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是獲得評審團最高評價之作品,獲獎作品各有令人驚豔之處,如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邱美妤、林紜亦、李郁馨、簡鈺玲的作品「沽紙」,是一套紀錄台灣傳統糊紙工藝的圖文書,讓讀者藉由閱讀和互動體驗了解糊紙; 而作品「真相編織」則是一款利用360度環景呈現漫畫敘事的懸疑推理遊戲,讓玩家透過扮演自由記者,逐步還原兇殺案的真相。

此外,今年為鼓勵學生運用創意就環境及永續發展提出創新解決方案,與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共同辦理了「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其中,同時獲選為年度最佳設計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蔣佳穎、林劭宇作品「消波新解方」,以C-Slurry循環漿體混和廢棄蚵殼的材料,打造可取代或減少水泥使用、強度與美感兼具的新型消波塊設計,減少碳排及資源耗用,並可回收重新進入生產系統再運用。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得獎作品:「沽紙」/作者: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邱美妤、林紜亦、李郁馨、簡鈺玲。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得獎作品:「沽紙」/作者: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邱美妤、林紜亦、李郁馨、簡鈺玲。
「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得獎作品:「消波新解方」/作者: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蔣佳穎、林劭宇。
「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得獎作品:「消波新解方」/作者: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蔣佳穎、林劭宇。

南台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王韻茹、楊芊羽、張書亞、鍾汶錡則以作品「蜜餞岩究室-台灣十大地質公園伴手禮設計」,拿下今年的「金點新秀包裝設計特別獎」。作品從蜜餞與岩石在造型上的相似性發想,設計具各地質公園特色的伴手禮,並以打開後升起的設計巧思,營造板塊隆起的巧妙意象,相當富有創意。

「金點新秀包裝設計特別獎」得獎作品:「蜜餞岩究室-臺灣十大地質公園伴手禮設計」/作者:南臺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王韻茹、楊芊羽、張書亞、鍾汶錡。
「金點新秀包裝設計特別獎」得獎作品:「蜜餞岩究室-臺灣十大地質公園伴手禮設計」/作者:南臺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王韻茹、楊芊羽、張書亞、鍾汶錡。

「2024第43屆新一代設計展」,不只見證了台灣年輕世代運用設計挑戰未來各種新興議題,更看見美學的展現。設計展多年來不斷推動跨域合作與創新研發,期待未來的設計能夠在環保、科技、智慧、人文等多方面引領產業發展,成為產業變革的核心動力,開創前所未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