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3兆美元!AI巨頭輝達擠下蘋果成全球市值第二大:矽谷科技趨勢有重大轉變

揮打市值超越蘋果,成為僅次於微軟的全球市值第二大企業。(攝影/張瀞文)

美國人工智慧(AI)巨頭輝達(Nvidia)一直是追逐AI投資人眼裡的超級巨星,OpenAI在2022 年底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之後,投資人的熱情持續升溫。

乘著AI的翅膀,輝達(nVidia)周三(6月5日)上揚5.2%,收在1,224.4美元的歷史新高,市值首次突破3 兆美元,達到3.1兆美元,擠下3兆美元的蘋果公司,成為第二大上市公司。

蘋果飽嚐iPhone與中國需求疲軟之苦

這種一消一長現象,突顯矽谷主流科技趨勢的轉變。輝達在華爾街掀起AI狂潮,但蘋果仍飽嚐iPhone需求疲軟和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市場中國激烈競爭的痛苦。

回顧今年初的市值為1.2兆美元,不到蘋果當時3兆美元市值的一半,但是沒多久輝達今年稍早市值就接連超越亞馬遜和谷歌,6月5日直接一舉超越蘋果。蘋果與輝達加入3兆美元市值俱樂部後,標普500指數周三創下歷史新高。

80%是高盛的研究計算出來的數據,這是輝達設計生成式AI晶片的全球市場占比。

輝達股價自今年1月初以來大漲1.54倍,年初股價為每股481美元,時間拉長來看,過去5年累計狂飆32.9倍以上。

這家晶片設計巨頭在AI半導體市場的成功歸結於獨特、快速生產的高速晶片,能夠為AI產品提供動力。它有幾個大牌客戶,包括蘋果、臉書母公司Meta和微軟,這3家巨頭佔輝達收入的15%。

輝達在全球AI晶片市場佔據最大比重,也為其帶來了巨大的未來獲利潛力。

黃仁勳訪台所到之處掀起「仁來瘋」

該公司的股票將從6月7日收盤後開始1股分拆為10股,使得散戶容易買進輝達股票,也支持輝達股價延續近期強勢。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周日在台北的科技業會議上宣布,該公司將在2025年發布高性能版本的Blackwell晶片,稱為Blackwell Ultra,隨後在2026年將推出Rubin晶片平台,2027年將上市Ultra版Rubin。

本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訪台颳起「仁來瘋」(Jensanity)的旋風,成為台灣電視台全面報導的焦點,無論是黃仁勳與科技大老林百里、梁見後、施崇棠、劉楊偉在餐廳聚餐,大啖美食,還是參觀台北電腦展 (Computex),都受到民眾圍觀,要求合照與簽名。

61歲的黃仁勳身價千億美元約為3.3兆元台幣,被取3兆男的綽號,他所到之處受到熱情民眾簇擁,主要是因為出生於台南的他9歲移民美國,經歷艱苦的求學與打工過程,克服種族歧視、創業維艱等難關,一步步登上現在頂峰,被譽為「台灣之光」。

自從5月22日輝達發布最近一季獲利與營收呈現數倍成長、財測超過預期以來到6月5日,不到2周的時間,股價累計上漲30%。

輝達股價今年飆漲1.5倍

輝達5月22日公告第一季調整後每股盈餘為6.12美元,營收為26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46.5億,分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61%和262%,該公司預估第二季營收28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估的266.6億美元。

超微(AMD)和英特爾正在推進自家AI晶片,目標是超越輝達。AMD近期宣布MI325X和MI350分別於2024年和2025年上市,下一代MI400 AI加速器平台將於2026年問世。

同時,英特爾預告Gaudi 2和Gaudi 3人工智慧加速器將在價格上低於競爭晶片。隨著公司行號耗資數十億美元採購AI晶片,任何較便宜AI晶片肯定都會受到歡迎。

輝達也面臨自身客戶的激烈競爭,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都在尋求擺脫對輝達AI晶片與顯卡的依賴,並節省資本支出。

不過短期輝達有望保持對人工智慧晶片市場的掌控,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將如此,輝達包括GPU 銷售額在內的資料中心部門第一季收入年增427%,達到 226 億美元,約占公司整體銷售額的86%,給股價注入強心針。

蘋果股價今年來小漲5.5%

反觀蘋果股價今年來只有上漲5.5%,每股股價為195.87美元,只有輝達的16%,可見蘋果業績沒有甚麼亮點,反而遭遇一些逆風。

這家iPhone製造商的銷售成長近幾個月陷入停滯。蘋果最新一季財報顯示,整體營收年減4%,iPhone銷售較去年同期銳減10%,原因是iPhone、iPad被中國公家機關抵制、導致中國銷售下滑,也是一個大問題。

蘋果公司很少向公眾討論AI產品上市計畫,儘管執行長庫克在二月份表示該公司已經在生成AI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FactSet的數據顯示,投資人不只擔心蘋果AI貨幣化路徑不明朗,也擔憂中國銷售下跌趨勢。

但是下周WWDC可能露出一絲曙光,有助蘋果股價6月5日上漲1%,收196.42美元,創下12月中旬以來最高價,為1月以來首次突破3兆美元市值,消除1-4月股價15%的跌幅,這是因為蘋果買回數十億美元的庫藏股所產生的效果。

6月10-14日蘋果舉辦開發者大會(WWDC)之前,摩根大通分析師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指出,蘋果的AI起步雖晚,但寄望蘋果在WWDC發表急起直追的技術與電子裝置。

他點出WWDC的首要「觀察點」是蘋果是否透露 9月之前在iPhone專用應用程式(例如Siri和iMessage)上推出生成式AI功能。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中華獨董協會永續治理高峰論壇 駱秉寬力主強化董事會獨立性
AI讓台灣國際地位向上提升 普萊德董座:AMD結合微軟、谷歌挑戰輝達是件好事
股市噴發 央行總裁提醒「居高思危」 楊金龍曝:下週討論房貸信用管制、利率及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