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60%的民眾沒有量腰圍的習慣!每日一量 或許能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

你會固定量自己的腰圍嗎?其實腰圍的粗細可以成為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檢測指標,腰圍如果過粗,會比較容易得到糖尿病、高血壓以及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六項和肥胖有關,雖然疾病是日積月累而成,但是只要多注意一點就還是能找到一些端倪,像是變胖或是腰圍變粗都是健康的警示燈。

 

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0到64歲的男性有44.1%腰圍過粗;體重過重(24≦BMI<27)有30.9%;25%有高血壓。

 

為什麼說腰圍的粗細跟健康有關呢?因為腰圍代表著脂肪的分佈,也代表著內臟脂肪多,容易導致代謝異常、增加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風險,而代謝症候群是指生理代謝層面的心血管危險因子聚集現象,警戒指標以「三高加兩害」為主,包括血壓高、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腰圍過粗、高密度膽固醇偏低等,如果上述的五項中有三項以上異常,就屬代謝症候群。

 

根據之前衛福部國健署為國人訂定的診斷標準中,男性的腰圍不宜超過35吋或90公分,而女性則是不超過31吋或80公分,不過依據健康署105年的調查發現,仍有60.8%民眾超過半年沒量過或從未量過腰圍,代表著仍有半數以上的國民輕忽了腰圍的重要性。

 

就像前面提到的,代謝症候群的產生是日積月累而成的,除了實行定期量腰圍之外,在基本的飲食和生活作息上也要多花點心思,像是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並且持續運動,這樣一來,疾病找上你的機率就幾乎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啦!

 

(首圖為示意圖 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