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百年高聳古茶樹林 台商精製茶韻盡享甘醇品味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11日專電)越南北部海拔上千公尺高山上有一大片數百年的古茶樹林,台商許龍寶10年前考察後,將茶事業從中國移往越南,站穩外銷市場後今年改供內需,帶消費者品味齒頰留香的古樹茶。

一般提到茶園,腦中浮現的往往是茶農們在高度及腰的茶樹間來回採摘的畫面。然而許龍寶所青睞的古樹茶是越南少數民族架梯子、揹竹簍,攀爬至兩、三層樓高的樹冠間一片片輕輕摘下的綠芽。

68歲的許龍寶老家在台南,自認對工作「很容易膩」,14歲出社會一開始學做麵包,接著投入營造業與房地產,90年代跟著西進中國,最初在海南三亞開海鮮餐廳,直到接觸到茶才定下心,一做逾30年。

「文章、地理、茶,懂得沒幾人」,許龍寶受訪時用這句台語俗諺道出茶的奧妙。他以烏龍茶為例,從採茶菁到精製至少要10道步驟,過程中熱度、風向、發酵程度稍有不同,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得花許多時間參透。

像多數台商一樣,許龍寶的事業足跡隨著經濟社會變遷從西進到南進,在中國待了約20年後,2010年到越南考察時,在靠近中國的河江省(Ha Giang)、安沛省(Yen Bai)山區看到一大片古茶樹,2013年決定轉進越南。

他說,這些古茶樹「野蠻生長」於海拔1300至2500公尺高山上、約莫2、3層樓高,樹幹直徑最粗約1公尺,樹齡最老約700、800年。由於茶園常年雲霧繚繞,許龍寶的茶品牌取名「雲峰」,強調無農藥的生態茶。

許龍寶解釋,古茶樹用自身的落葉當肥料,加上當地政府要求不能噴農藥,周邊也沒有蔬果園,不用擔心被空氣中的農藥污染。這些古樹茶也都參與台灣TTB認證,進行576項茶葉農藥多重殘留分析檢測。

部分台灣民眾對越南茶存有負面印象。許龍寶說,越南茶價格便宜主要是人工成本低,例如請當地原住民採茶,薪資每人每天約3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400元),而台灣每人每天薪資介於新台幣2500元至3000元。

他強調,人工便宜讓越南茶具有價格優勢,但品質不一定比台灣茶差,過去越南茶遭汙名化,然而進口茶是逐批驗、每個貨櫃都驗,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就沒問題,除非是用混充茶欺騙消費者那就不對。

許龍寶目前每年大約銷售200多噸的茶,主要外銷歐洲、日本、台灣等市場。不過,近年受氣候變遷影響,產量不太穩定,去年產量甚至一度銳減至1/10,氣候因素加上漸漸年邁,也讓他開始思考企業經營方向。

他說,古樹茶因為是天然的,很難控制產量,2022年春茶還有200噸,到了2023年只收到20噸,讓他不敢貿然接大單,再者也不想那麼辛苦,經營上開始壓縮銷量,朝精緻、高價位發展,同時開發內需市場。

許龍寶觀察,越南有1億人口,經濟慢慢發展起來,民眾很愛喝茶,吃飽飯沏一壺茶,只是他們喜歡喝的是苦澀口感。因此,轉做內需至少要3年的時間慢慢轉變市場口味,喝出健康、品味茶韻。

他觀察越南的白領階級崛起,他以便於攜帶、沖泡的茶包切入市場,不同於越南市面產品多是平面茶包裝碎葉,他用三角立體茶包裝原葉,葉片沖泡能完全舒展,且茶包材質是可自動分解的玉米纖維,具質感又環保。

沉浸在茶香中,許龍寶從四十不惑邁向古稀之年,深知傳承與在地化才是永續經營關鍵,不僅讓越南員工享股份,小孩近年也到越南接班,盼台越攜手合作,口感回甘醇厚的古樹茶在外銷、內需都能繼續斬獲市場。(編輯:韋樞)1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