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虛擬越好賺

(示意圖/shutterstock)
(示意圖/shutterstock)

去年底接連見了幾位房地產大亨,他們正好都聊到,旗下的龐大建築資產能否發行加密貨幣,好讓更多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也能參與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市景氣盛宴。

正好金管會在1月下旬,為表彰實體土地或股權資產的「證券型代幣」(STO)重啟爐灶,略為放寬STO發行規定,也讓法律先進們動起來了。畢竟此一蚊子法規施行兩年半以來,沒有一檔STO代幣申請發行,也沒有一家STO平台開門營業,自然也沒有投資人能夠買到證券型代幣了。

金管會將單一平台受理首檔STO交易後,再接受第2檔以上STO的間隔期間由1年放寬為6個月;另將原單一平台募資上限由1億元提高至2億元。不過,仍堅守「專業投資人之自然人」要先提供3000萬元的財力證明,才能小額購買上限30萬元的代幣。

30萬元如今只能買到0.3顆比特幣,這讓幣圈大戶都覺得很幽默!更不用說,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散戶們如今是買幣的主力,他們誰能先跨過「專業投資人」的門檻?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3到4年前萬眾矚目的STO,如今在各國都沒有太多成功案例,顯然已成昨日黃花。相較之下,NFT成了「現象級趨勢」,從平地加速起飛,1年內躍升超過400億美元的交易規模,加上比特幣與以太幣行情漲跌幅驚人,投資人也早就對STO沒有期待,金管會的苦心可能白費了。

畢竟在元宇宙的風潮下,連歌壇天王林俊傑都花了上千萬新台幣,購買了Decentraland 的虛擬土地,加上另一大虛擬世界平台Sandbox,兩大平台截至去年底,總計銷售了超過4.5億美元的虛擬土地資產。

你一定會問,這些人花這麼多錢,大批買進虛擬土地資產,卻又不能拿來住,一定是瘋了。這就像很多人也質疑,「無聊猿」的一個NFT圖檔,還有周杰倫加持「Phanta Bear」的上鏈作品,甚至連周董的簽名都沒有,憑什麼漲到好幾十萬台幣?

虛擬資產就像5、6年前的比特幣一樣,是在眾人質疑中誕生的!但如今全球已有3億人認可加密貨幣的價值,他們都不需要用STO表彰實體世界中的資產,唯一仰賴的就是「共識」機制。

狗狗幣可以用來買特斯拉電動車,這是掏出狗狗幣的買家及賣家馬斯克的共識;在美國矽谷與薩爾瓦多,房東願意收比特幣而不願意收美金與法幣!一個願打,另一個願挨,這一筆筆買賣都成了。

上一世代都要看得到摸得到,才認可實體資產的「價值」,像是股神巴菲特就一再炮轟加密貨幣必定會泡沫化。新一世代則是看上虛擬資產的飛漲「價格」,毫不在乎是否與實體資產掛鉤。

兩個世代論戰不休,但只要能夠投資賺到錢,確實也沒有誰對誰錯!只不過,金管會長官與投資界長輩們,下次可以不參加林俊傑與周杰倫的演唱會,但肯定要來參加他們的虛擬資產投資心法分享會。(作者為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