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4億年 史上第一次「龍全貌」化石曝光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週五(2/24)宣布,考古學家最近發現的新化石,有如最後一片拼圖,可以讓科學家完整揭露一隻2.4億年前的「龍」的樣貌。

聲明提到,這隻長約5公尺的爬蟲類來自中國三疊紀時期,第一次是在2003年發現,但科學家在之後10年,又研究了另外五種更新的物種,現在終於能勾勒出它的全貌,並將其命名為「東方恐頭龍」(Dinocephalosaurus orientalis)。

參與研究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自然科學館館長佛萊瑟(Nick Fraser)表示,最後出土的一塊化石,將之前的化石完整銜接起來,「從鼻尖到尾巴,漂亮地完整呈現一個完整的物種」。

佛萊斯表示,「它呈現8字型的捲曲,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中國的龍」。

恐頭龍(Dinocephalosaurus)和恐龍(Dinosauria)同屬主龍形下綱,但各屬於不同群體,嚴格分類較類似於近親。

這批化石有助科學家了解這個神秘的生物。來自蘇格蘭、德國、美國和中國的科學家在愛丁堡皇家學會的《地球與環境科學彙刊》發表研究結果。

根據了解,這批化石最初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李淳春,2003年在貴州省一個小村莊,意外發現一塊石灰岩當中有一小塊脊椎骨頭。

當地農民隨後將李淳春帶到一個豬圈。李淳春發現還有其他類似的岩石碎片,最後將所有碎片拼湊在一起,最後發現了一個新物種,命名為「東方恐頭龍」。

佛萊瑟表示,而根據後來新發現的化石,發現東方恐頭龍共有32塊脊椎,所以脖子特別長,有如長頸鹿,推測有利於捕魚。不過他強調,科學家還在研究長頸的明確功能。

佛萊瑟表示,目前胃部的化石還保留了魚,可見東方恐頭龍非常適應海洋的環境,而牠的鰭肢則強化了這個假設。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