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亞洲潮流 中國男籃開歸化大門

中華隊新台灣人戴維斯(左)於2016瓊斯盃力抗菲律賓禁區長人陣。(本報資料照片)
中華隊新台灣人戴維斯(左)於2016瓊斯盃力抗菲律賓禁區長人陣。(本報資料照片)

向來以本土球員為傲的中國大陸籃協主席姚明,也不得不向世界化潮流低頭,昨日正式打開「歸化」大門,引進了效力於NBA灰狼的凱爾安德生(李凱爾)。亞洲歸化潮流先驅就是日本,韓國和台灣緊跟其後,菲律賓則是徹底執行了歸化政策。

中國大陸男籃早年擁有王治郅、姚明、巴特爾、易建聯和孫悅,曾在亞洲籃壇雄霸一方,然而中亞與西亞國家的興起,澳洲和紐西蘭也歸入亞洲,讓中國大陸男籃的地位嚴重下滑,2019年兵敗世界盃敲響了警鐘。

實際上亞洲最早進行歸化政策的就是日本,為了彌補天生身材不足,2007年J.R韓德生入籍改名J.R櫻木,其後有艾拉布朗、法澤卡斯、瑞安羅斯特、加文愛德華茲等人,如今日本男籃陣營有一半是歸化球員,加上八村壘、渡邊雄太、馬場雄大,日本男藍在8月世界盃頗有雄心壯志。

韓國過去找來的歸化球員包含文泰鐘、文泰英、李勝俊等人都具有韓國人血統,2019年真正引進了純黑人血統羅健兒,讓韓國男籃的整體實力提升了一個檔次。

菲律賓的歸化模式除了二戰時代留下來的混血球員外,更多的是著手於16歲前並且尚未打過國際賽的學生球員,這符合了國際籃總的規範,目前菲律賓國家隊幾乎都是混血球員,而知名度最大的莫過於NBA爵士球星克拉克生,加上這次主辦世界盃,目標鎖定前8。

台灣的歸化政策執行的很晚,現在也僅有戴維斯及阿提諾,兩人都是中鋒球員,從小就在台長大的非裔阿巴西,FIBA認證為本土球員,則不占歸化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