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主任去支農/夏俊山

夏俊山

近50年過去了,依然清楚地記得在供銷社的那段日子——我跳著貨郎擔,跟著主任去“支農”。那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供銷社需要人手,我從雙代店轉入了雙溪供銷社。

“學大寨,趕大寨,大寨的紅花遍地開”“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口號落實到行動上,我們的具體做法就是下鄉支農。在當地政府“以糧為綱”“各行各業支援農業”的號召下,每年供銷社都要組織部分人員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種(雙搶)、秋收冬種三個農忙季節裡,到周邊的生產隊去幫助農民搞好農忙。

送貨上門則是農忙時節重要的支農項目。

由於遠離集鎮,土路蜿蜒,交通不便。群眾進鎮購物費時費力,到了“雙搶”時節,更是沒有時間進鎮購物。供銷社是聯繫三農的視窗,農村是它的主陣地,農民也是它的根基所在。記得是在插秧季節,一天中午,時任雙溪公社(原新海農場,改開後又改為雙溪鄉,後來撤銷併入墩頭鎮)供銷社主任的李東本通知我:“明天,你跟我一起下鄉送貨,你先準備一副擔子,考慮一下,帶些什麼商品。”

李主任有了佈置,我頓時忙碌起來。是的,該準備一些什麼商品呢?目前正是栽晚稻的炎夏。一些婦女成天泡在水田裡插秧,有的人手指磨傷了、手丫潰了,供銷社剛到一批“栽秧套”,可以套在手指上保護手指……就像老師上課要備課,我也備了一下午的“課”,列出了一份商品清單,裝滿了兩個貨簍。

第二天一早,我一條扁擔、兩隻貨簍,把栽秧套、煤油、食鹽、火柴、肥皂等生活日用品送到田頭、隊場,李主任年紀大,一路上,只負責吆喝:“肥皂、火柴、栽秧套兒,來買囉。”遠路沒輕擔,加上賣的同時,我還收購了一些社員手中的雞蛋等農副土特產品,扁擔壓得我的肩頭都紅腫了,我不好意思讓李主任換我挑,咬著牙堅持。倒楣的是,雷陣雨說來就來,肩挑賣剩的商品和收購來的物品,走路快不了,因而回供銷社的路上,我和李主任都淋了雨,成了落湯雞。但想到送貨上門,那些田間勞動的社員見到我們,像遇上喜事似的傳播:“供銷社送貨來了!”我又從心底感到高興。

在計劃經濟時代,供銷社遍佈全國各地。那時候的供銷社是政府經營,屬於國營單位,所以在供銷社裡面上班也是相當有面子的,也是很吃香的職業。白天,我跟著主任去“支農”,晚上,我在日記本上寫下一行行所謂“詩句”:“供銷社門前醒目的大標語,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物資雖貧乏,價格公道不差分厘……”

1981年開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供銷社獨一無二的尊貴地位也悄然淡化了。以前在鄉村的代銷店、供銷社漸漸被許多小賣部、超市代替,人們買東西再也不用專門跑到供銷社去了,供銷社的支農活動也從此成了歷史,成了記憶,在鄉鎮,取代供銷社的是新的形式——連鎖超市,還有那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的個體戶的商店。不過,經歷過,付出過,我就不會忘記。

那蜿蜒的鄉間土路留下過我厚重的足印,那小小的扁擔,浸濕過我晶瑩的汗水,那隊場、那茅屋、那草、那樹,聆聽過我們的吆喝聲,那客我之間親人般融洽的關係,那是鄉村一道暖人的風景啊,永遠在我的記憶深處像金沙一樣,時間的流水沖不走,反而會越來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