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議會聯盟來台談台海議題 IPAC峰會是什麼?

IPAC怎麼來?與台灣的關聯?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是2020年由英國保守黨前黨魁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發起的國際組織,IPAC成員認為中國的崛起及其日益獨裁的趨勢,讓民主制度及人權價值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因此期望透過改革各國對中政策來應對問題。

IPAC現今共有35個國家或政治體的250名議員參與,且各國國家代表都須由該國2名立場相異的議員出任。成員國以美國、加拿大、歐洲議會、法國、英國等歐美政治體為主,但也包含日本、南韓、菲律賓等鄰近亞洲國家。

IPAC曾在2021年新冠流行期間致力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年發布的公報也宣示將抵制中國干涉他國與中華民國外交關係的企圖,今(2024)年更啟動「MIST行動計畫」,呼籲各國政府評估台海衝突對全球經濟的重大影響。

  • 跨國議會聯盟啟動MIST計畫 籲正視台海衝突對全球影響

今年IPAC峰會重點?

過去IPAC曾於義大利羅馬、美國華府、捷克布拉格舉辦峰會,今年第4屆峰會首度擇定台北舉行,共有23國、49位議員及政要前來討論焦點議題「台海和平與穩定」,還安排「台灣專題」簡報,是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跨國議員訪團。

IPAC在會中通過決議指出,1971年通過的聯大第2758號決議僅主張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代表權,未提及台灣、未決定台灣的政治地位、未建立中國對台主權,也對台灣參與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的地位保持沉默。

IPAC也表示,對於中國扭曲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以支持一中原則,以及在歷史文件上將台灣改為中國的一省感到遺憾。

今年IPAC峰會有什麼爭議?

台灣無法參加內部會議

IPAC去年就已邀請台灣入會,但台灣至今仍非會員國,也無法參與IPAC內部會議。

根據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臉書提及出席IPAC開幕式的名單,只有8名民進黨籍立委以及民眾黨立委吳春城、陳昭姿,國民黨則無人與會。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日前稱未受邀參加,而後改口表示黨團態度傾向開放,尊重立委個人選擇。

王定宇說明,IPAC的跨黨派原則要求「成員國需有2派主要政黨代表參加」,但由於主要在野黨至昨日仍未表示參與意願,導致台灣立委無法進入內部會議。

不過IPAC會後宣布台灣正式入會,創始共同主席為民進黨立委范雲與民眾黨立委陳昭姿。

6國遭中國施壓阻止與會

美聯社報導,玻利維亞、哥倫比亞、斯洛伐克、北馬其頓、波斯尼亞和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亞洲國家政要表示,中國外交官向他們施壓,要求他們不要參加在台北舉辦的IPEC峰會;對此我國外交部強烈譴責。

IPAC執行董事裴倫德說:「他們發訊息不斷轟炸、打電話騷擾國會議員,試圖召開緊急會議告訴議員們應該遠離、不應該來台北。」

  • IPAC峰會首移師台北 中國施壓6國要求勿參與

此外,美聯社報導指出,IPAC從2021年起就成為中國政府支持的駭客的攻擊目標。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IPAC峰會典範決議 聯大2758號決議遭中國曲解
IPAC峰會首移師台北 中國施壓6國要求勿參與
聯合國9月開議 吳釗燮投書外媒籲納台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