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熱,亞馬遜指台灣年收千萬賣家增兩倍多

台灣內需因景氣不明變冷中,還能在哪創造新營收?跨境電商成為宅經濟效應的一項選擇。亞馬遜台灣本週發布《2022跨境電商焦點報告》,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接受《遠見》專訪時表示,相比2019年,2022年於亞馬遜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約等於新台幣年營收三千萬以上的台灣賣家,數量成長2.3倍。顯然有掌握跨境電商生意訣竅的人變多了。

電子商務不是新鮮事,跨境電商也非新概念。但疫情過後,電商成為企業標配,過去小眾的跨境電商,也默默成為新藍海。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電商成長率將近10%,銷售額將首度突破5.5兆美元,佔零售總額兩成以上。其中跨境電商成長率突出,未來五年複合成長率可達18.4%(2022-2026),估計跨境電商至2026年,將佔電商領域35.6%,成為市場主力。

亞馬遜台灣舉辦跨境電商高峰會,吸引拓展渠道的台商參與。羅之盈攝
亞馬遜台灣舉辦跨境電商高峰會,吸引拓展渠道的台商參與。羅之盈攝

這波跨境電商小浪潮,在已經降臨的消費寒冬之中,無疑是一股暖流,在企業之間流傳,亞馬遜台灣昨天(13日)舉辦的2022台灣跨境電商高峰會,寒風之中吸引超過將近500位企業代表參與。

台灣產業擅長國際貿易,驍勇善戰的台商很早便開始經營跨境電商,拓銷模式之中,電子商務已經約當傳統的「參加展會」(下圖)。台商多年來在多元平台之間,從台灣經貿網開始,到ebay、阿里巴巴、淘寶/天貓國際、樂天、Walmart、Etsy、蝦皮、Lazada、PChome全球購、Pinkoi等,各有擅長的區域市場,也各有利基的垂直客群。

電子商務現已是台灣企業外貿的重要類型之一。圖片來源《2022跨境電商焦點報告》
電子商務現已是台灣企業外貿的重要類型之一。圖片來源《2022跨境電商焦點報告》

美國亞馬遜購物網站2017年在台灣設立跨境電商團隊,招商本地品牌至亞馬遜網站銷售,以北美為市場核心,拓及德、英、法、日本、墨西哥、澳洲、新加坡、比利時等15個海外站點,最近兩年則在疫情帶動的宅經濟影響之下,發展加速。

「疫情的觸動,加速了企業數位轉型。其實數位轉型倡議多年,但是疫情將整個線下的消費,轉移到了線上,變成一個全球的新零售形態」,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接受《遠見》專訪時表示,相比2019年,2022年於亞馬遜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台灣賣家,數量成長2.3倍。

重要的是選對戰場

陳思芬分析,台灣中小企業面臨「代工」瓶頸,雖然過往台灣靠著代工能力,創造長年經濟奇蹟,但隨著大環境轉變,全球數位化發展,台灣品牌亟欲從代工走向品牌的時刻,就開始面臨到比較大的挑戰跟陣痛,「因為做品牌與做電商,都是不熟悉的,也是難的,因此有了平台可以協助的空間。」

「其實台灣品牌做跨境電商,重要的是選對戰場」,陳思芬觀察,疫情之下,廚房、寵物、個人護理有顯著成長,而台灣廠家的本質就是「研發製造」很在行,所以電子相關產品、電腦周邊產品,仍是熱門項目,台灣長年代工累積下來的製造能力、品質保證,都是重要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台商重視「合規」,這對跨境交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要是該註冊的、該認證的,台商就會一步步跟著流程完成,「台灣企業的整體品質,從研發到成品,再到售前售後的服務,一整路都是優異的,所以『優質』是台灣現在給全球消費者,或者是說在亞馬遜眾多商品之中,一個很明顯的特色」。

台灣企業外銷的主要市場是北美,其次是歐洲、東南亞。圖片來源《2022跨境電商焦點報告》
台灣企業外銷的主要市場是北美,其次是歐洲、東南亞。圖片來源《2022跨境電商焦點報告》

從目前搶下藍海商機的台商樣貌觀察,主要是三種類型,一是傳統製造業轉型品牌的企業,例如銷售電腦周邊產品的Akasa,其主要銷售CPU處理器、散熱器、工業機箱等;二是新創品牌,例如網路攝影機Lumina,團隊已累積一些產業經驗,對電商有基礎認識;三是已有品牌的廠家,正在擴充國際銷售通路,例如曾獲台灣精品獎肯定的電子鎖品牌WAFERLOCK。其中不乏二代接班經營,加速跨境電商布局。

Akasa電商事業負責人陳韋佑表示,當初看好品牌商機,考量自家是後進跨境電商的廠家,又需要可以直營品牌的站點,所以選擇亞馬遜平台,縮短摸索各國市場的時間,「我們在國外有倉庫,可以對接亞馬遜物流與倉庫,撿貨、退貨,甚至捕貨都能自動完成,又例如國際稅務,加入歐洲站點一次可以賣到8個國家,配合站點的稅務代理,方便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跨境電商平台在台灣運營,已超過10年之久,但實際進入這塊市場的台商,仍是少數。根據亞馬遜與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共同發佈的《2022跨境電商焦點報告》,顯示企業雖高度認同必須執行跨境電商,但僅有17.4%的企業執行跨境電商轉型,而且品牌商的佔比不到3成,推究原因,則是缺少相應人才與技能。

亞馬遜的重要優勢是忠誠會員

整體來看,亞馬遜1995年從美國市場發跡,從高效率的物流與倉儲系統,培養出龐大的消費者、全球用戶超過3億;並且推展出獨特的「Prime會員」制度,會員給付月費,得到運費或商品優惠,藉此累積出更忠誠的會員,估計約有2億Prime會員。另外一方面,亞馬遜不僅培養買家,也同步在全球各地募集更多商品上架,將交易平台做大,因此提供全球商家相應的數據工具。緊密的平台工具、活躍的消費族群,是亞馬遜與其他跨境電商平台的競爭優勢。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是資深網路人,對台灣品牌有很深的理解。亞馬遜提供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是資深網路人,對台灣品牌有很深的理解。亞馬遜提供

資深網路人陳思芬,曾是台灣雅虎奇摩電商大將,對於開店平台、數位行銷有深厚功底,她理解台灣品牌特色,也擅長用台商聽得懂的商業語言進行溝通,她直言初到中部推廣亞馬遜跨境電商時,企業顯得冷淡,認為跨境電商是大企業才玩得起的生意,但慢慢推廣之後,中小企業也開始有了信心,而且不只是做跨境交易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做品牌的信心。

這兩年,企業遭遇疫情、地緣政治拉扯、俄烏戰爭等變局,從商業角度來看,未來走勢如何?「現在看來,逆風將成為常態,企業現在就需要準備」,陳思芬直言。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你家的樣子它全知道!亞馬遜砸509億買下iRobot為哪樁?
AWS憑什麼在高效能雲端運算拿第一,成為全球最大一朵「雲」?
亞馬遜飛輪》為何貝佐斯堅持讓賣家便宜寄放商品,還幫賣家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