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科部治療大腸直腸癌及早恢復作息

跨科部治療大腸直腸癌及早恢復作息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1位、癌症死亡率第3位。隨著醫學的進步,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日新月異,採用跨科部團隊垂直整合,可提供大腸直腸癌病人,更先進、精準的醫療,提早恢復正常生活作息,甚至順利返回職場。

(龐清廉報導)

台南市一名39歲的大腸癌患者,身高168公分體重達120公斤,之前因腹脹、一週沒有解便到醫院就醫,檢查結果發現在乙狀結腸處有腫瘤,以致造成腸道完全阻塞。

奇美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周家麟指出,以往腸道完全阻塞,都是實施腸造口手術,但腸造口手術要將腸道由皮下脂肪層拉出,勢必要拉大手術傷口,術後傷口感染產生併發症的機會高,也會延誤病人後續腫瘤切除的時間。

目前解決腸道阻塞,都已經改採大腸鏡支架置入術,以內視鏡方式將腸壁先撐開、再放支架,如同「打通隧道」般,讓腫瘤不再堵住腸道,手術時間約1小時,術後即可解決排便問題。

接著再安排微創腹腔鏡手術,只要切出較小的皮膚傷口就能完成傳統大腸癌的根治手術,減少疼痛、加快術後功能恢復。最後再由病理中心使用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監測,對於大腸直腸癌復發的高危險族群,提供更靈敏更能提早發現的腫瘤追蹤。

奇美醫學中心指出,跨科部團隊垂直整合經臨床實施,證實可提供大腸直腸癌病人,更先進、精準的醫療,提早恢復正常生活作息。

醫師強調,大腸直腸癌普遍認為是與後天飲食及環境有關,而對於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大腸癌並非好發的年齡層,容易忽略大腸癌症狀警訊,民眾解血便時千萬不要以為是痔瘡出血,而掉以輕心,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