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防碰撞警示 車禍減55%

中國時報【羅浚濱╱竹市報導】 「我們是冒生命危險在做研發!」工研院資通所副經理鄭安凱,說服地方政府在易肇事路口測試「路口防碰撞警示系統」,他說有幾次差點發生車禍,讓研發團隊冷汗直流,但「來真的」眼見為憑,才能讓研發最貼近現實。 竹市4易肇事路口實測 鄭安凱說,研發系統構想容易,但要執行就碰到法規和技術問題,一開始跟地方政府爭取路權安裝系統時,常被質疑怎麼定義危險車輛?開很快的、逼很近的?你認為危險車輛,別人不見得認為危險?萬一裝了讓更多用路人出事怎麼辦? 研發團隊參考美國交通部標案的執行經驗,也與國內智慧運輸專家學者合作,說服地方政府,去年把該系統裝在竹東中興路工研院西大門、東大路與民族路口、大學路與光復路口、光復路北上交流道等4個易肇事路口。 政府立法 將提高普及率 鄭安凱為讓系統不是擺設,不選模擬場域測試,而是什麼狀況都有可能發生的實路,測試結果很貼近現實,預期可降低路口事故車禍達55%。 在一般車輛不用安裝雷達,都可在動態警示牌看到預警後,今年該系統再擴展設在國3接國1新竹交流道及新竹師院門口。 鄭安凱說,台灣交通問題嚴重,投入「車對車」通訊技術很久,而美國和日、韓、新加坡、大陸也都加速推展,相信政府立法,應該容易達到高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