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停車就能拿咖啡!中國星巴克攜高德地圖推出「沿街取」服務,做對哪些事?

今年 3 月 21 日,星巴克中國與高德地圖共同打造的全新零售渠道「啡快・沿街取」服務正式上線。根據官方新聞稿,該功能目前已率先在北京 100 家星巴克門市推出,覆蓋了北京、上海近 150 家門市,顧客在繁忙的路段、通勤尖峰時段,只要搖下車窗,就能在路邊拿到咖啡。星巴克中國預計未來 1 年內,將「沿街取」服務在全中國範圍內拓展至超過 1,000 家星巴克門市。

結合科技創造便利性,在地化調整「得來速」

「沿街取」的操作方式是,消費者在高德地圖 App 上設置目的地與導航路線後,便可在頁面上找到「沿街取」服務圖標,選擇沿途合適的星巴克門市下單。

中國星巴克_沿街取服務 圖/微博/星巴克中國
中國星巴克_沿街取服務 圖/微博/星巴克中國

點單完成後,消費者需輸入車牌號後三位和車輛顏色,以便門店送餐工作人員快速匹配鎖定點單車輛。根據消費者的地理位置與預估抵達時間,門市內的工作人員也會收到三次系統通知,分別是消費者下單、開始製作、開始送餐,並提前抵達指定停車點等候,消費者在途中也能收到訂單更新的即時語音播報。

雖然「沿街取」概念與美國速食餐廳的「得來速」相當類似,但由於中美交通習慣大不同,「沿街取」在中國是更「在地化」的做法。在中國,人口高度集中在大城市,通勤尖峰時段交通堵塞幾乎是日常,因此中國市場的「沿街取」更精準和靈動,將星巴克廣泛的門店網路和高德地圖精準的路線規劃、時間預測相得益彰,為在地客人創造最大的便利性。

從顧客需求出發,延伸新的消費場景

星巴克中國數位創新副總張凌雲表示,「沿街取」的服務旨在讓都市忙碌的人們可以輕鬆喝上一杯咖啡,「城市的生活時常遇上塞車、車位一位難尋的窘境,對此星巴克願意為消費者多走一步。」他說,過去就常有消費者因為找不到停車位,詢問店員能否協助將咖啡拿到路邊,故以顧客需求出發的「沿街取」服務就此誕生。

從星巴克粉絲的留言中也看到,該服務確實解決了不少消費者的痛點,例如:「帶小孩出行的媽媽太需要這種服務了」、「再也不用為了買杯咖啡繞圈子找車位」。

據星巴克表示,目前支援「沿街取」服務的門市,都由工作人員親自踩過點,至少滿足位於一樓、門口方便臨時停車這兩個要素。對星巴克來說,請店員多走幾步路拿咖啡到路邊,就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消費者,也能接住那些原本會因為交通問題放棄買咖啡而流失掉的客人們。

星巴克既不用新開門市,也不需增加人力,頂多是將 App 功能升級,以最「輕量」的方式,提高提單率,也創造出除了內用、外帶和外送之外,全新的消費場景。

中國星巴克_沿街取服務 圖/微博/星巴克中國
中國星巴克_沿街取服務 圖/微博/星巴克中國

除了到店、外送之外,第三種餐飲消費模式

中國科技媒體《Tech 時代》分析,到店和外送,看似已經能涵蓋 99% 的消費者需求,但兩者仍然都有其美中不足之處。到店需要花費消費者的時間和精力;外送則有餐點無法保證與店內品質相同的隱憂,像是熱咖啡送到家時已經涼了,或者炸物受潮變軟等等,星巴克這樣「沿街取」的服務,確實是餐飲業者新的切入點。

《潮新聞》分析,根據中國公安部統計,2022 年全國汽車持有量有 4.17 億輛,其中一線城市包含北京、成都、重慶、上海就超過 500 萬輛,如此龐大的群體下,新增「沿街取」的接觸點後,哪怕只有 0.01% 的用戶使用該服務,對整體營收仍有不少的挹注。

像這樣聚焦「開車通勤」一族的消費模式,極有可能被複製到更多商家,但星巴克有其科技、營運的底蘊加持,其他品牌能否跟進、消費者是否買單,將是此餐飲新藍海的關注焦點。

資料來源:Starbucks36Kr潮新闻Tech时代

更多報導
日本「櫻花經濟」產值高達千億!從預測到賞櫻,哪些產業將從中受惠?
全家跨界開咖啡店!與星巴克同價位,靠 3 優勢搶黑金大餅
全台每人一年平均喝掉 122 杯咖啡!台灣熱門連鎖咖啡排行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