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進1顆球花57年!名醫嘆體育施政羸弱:看這金牌數就知

沈政男嘆台灣體育靠偶爾迸出的運動天才在拿獎牌。圖為本屆柔道雙金楊勇緯、連珍羚。(合成圖/鄭任南、毛琬婷攝)
沈政男嘆台灣體育靠偶爾迸出的運動天才在拿獎牌。圖為本屆柔道雙金楊勇緯、連珍羚。(合成圖/鄭任南、毛琬婷攝)

台灣「柔道男神」楊勇緯24日在杭州亞運摘下中華隊史亞運柔道及本屆賽會首金,拿到代表團史上第100金;柔道女王連珍羚也勇奪金牌,中華代表團連續兩天都靠著柔道項目奪下雙金。在全國歡欣鼓舞氣氛下,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則逆風指出,百面亞運金牌裡,只有有7面是田徑項目。距離王惠珍1994年拿到女子兩百金牌,台灣已30年沒拿到亞運田徑金牌。就因整個體育與運動的施政都很羸弱,連足球都花57年才能踢進球門。

「亞運台灣成績:57年來首次足球進球,田徑金牌百年共7面,已30年無田徑金牌!」沈政男25日發文提到,本次杭州亞運台灣有兩家媒體未獲攝影記者採訪證,但顯然就不是怕你採訪,而是媒體太多,沒辦法人人一張,外交部長竟說:北京是在怕什麼?沒辦法,這個政府就是這樣。

沈政男表示,說是台灣得到了史上第100面亞運金牌,請問田徑項目、運動會的重頭戲,台灣得到了幾面?100面亞運金牌裡,只有有7面是田徑金牌。楊傳廣(十項2次)與紀政(一百與跳遠)各拿到2面,吳阿民拿到1面(十項),王惠珍(兩百)拿到1面,還有大家早已忘記的蔡成福,在1958年東京亞運拿到了400公尺中欄金牌。距離王惠珍1994年拿到亞運女子兩百金牌,台灣已30年沒拿到亞運田徑金牌,但也沒什麼人在乎。

沈政男指出,台灣的跳遠好手林昱堂,剛剛打破全國紀錄,成績達8公尺40,是最有希望拿到田徑金牌的台灣選手。另一個新聞,台灣足球隊57年來首次踢進球門,而且獲勝!因為是踢贏印尼。台灣的足球實力跟印尼相當,世界排名(FIFA)大概150名左右。台灣總共有8座標準足球場,還有2、3座沒觀眾的11人足球場,而加上社區足球場總共40座。足球運動人口加起來則是約有1萬多人。有在看足球的人口呢?不知道。

「你從小到大有沒有踢過足球?有沒有完整看過任何一場足球比賽?」沈政男強調,台灣在1970年代以前,曾以香港足球員為班底,在亞運拿到足球金牌,但後來香港歸給大陸,台灣就從此再也沒有不要說奪牌,連進球都沒有了,直到今年。香港足球,然而,後來也沒落了,因為,他們其實是靠外國選手在支撐實力,後來改採全華政策,就一落千丈了,還好這些年重新投入青年足球選手培養,成績又開始進步。

「台灣為什麼都不發展足球?」沈政男直言,沒什麼,就因整個體育與運動的施政都很羸弱,看田徑金牌數目就知道,都是靠著偶爾迸出的運動天才在拿獎牌,而不是有什麼高明的選手培養政策與振興運動風氣計畫。不是嗎?請問,台灣何時能主辦亞運?整天在那邊扯政治,有什麼意思嗎?「台灣連亞運都主辦不了。連一顆足球都花了57年才能踢進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