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腳踏車運動強化動脈 改善腎友死亡率

說到疾病,台灣有「洗腎王國」的稱號,因為透析患者高達9萬人,這數字是全球最多。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徐邦治帶領團隊,研究慢性腎衰竭、及尿毒症病人的血管功能,分析出動脈血管硬度,是造成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死亡率,及總死亡率的特徵之一,因此加入踩腳踏車運動,改善病人動脈硬度。

花蓮慈院血液透析室副組長 楊采環:「你要稍微撐住,你全部都放給它了,(重心不穩)翹孤輪了。」

60多歲的姜先生原本就有三高,因為糖尿病沒有控制好,造成腎衰竭,腦中風後開始洗腎。

病友家屬 姜太太:「因為4個小時 時間很長,所以他們都處於休息的狀態,睡覺的狀態 血壓就不穩定。」

花蓮慈院物理治療師│李懿哲:「我們練習踢腳的動作喔。」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裡,有物理治療師教導病友訓練肌力,也有協助他們踩腳踏車的器材。

花蓮慈院血液透析室副組長 楊采環:「設定時間,然後我們再設定它的速度。」

病友家屬 姜太太:「自從他踩了腳踏車之後,他的氣血有在行走 回到家之後,精神感覺越來越好,他自己是覺得說幫助很大。」

花蓮慈院腎臟內科主任 徐邦治:「追蹤大概快一年 我們可以發現,血液透析的病人 騎運動的腳踏車,是可以改善他的,動脈硬度 跟內皮的功能。」

「今天血壓有量嗎,(血壓 沒有),好 我們等一下幫你量。」

除了已知的三高、抽菸、肥胖等危險因子,慢性腎臟病人,還會因為動脈硬度、尿毒素、發炎反應等引發心血管疾病。

花蓮慈院腎臟內科主任 徐邦治:「慢性腎衰竭病人 容易有一些,心血管的問題 所以我們就針對,心血管造成病人的死亡率,去想一下它有那些危險因子。」

「內皮功能它比較敏感,所以它溫度一定要,到達27度才可以量。」

徐邦治帶領團隊,10多年來研究證實,動脈血管硬度是造成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死亡率及總死亡率的特徵之一,進一步發現血管老化硬化前,其中的內皮功能先失調。

「血壓帶會綁緊5分鐘,然後再放鬆5分鐘 這樣才可以,看到血管功能的狀況。」

定期安排監測病友的血管彈性變化,包括中樞以及周邊血管,期望掌握先機。

慢性腎病友│陳先生:「對我們患者都非常親切,很細心 很有耐心,看診中間講解得很詳細,我們大概也能很充分地,了解到病況的變化的情況。」

「(9.9是什麼) 這是尿酸,你這次尿酸比較高。」

徐邦治,花蓮人,大學畢業後,選擇回鄉照顧鄉親,

現任花蓮慈院腎臟內科主任,慈濟大學醫學系教授,動脈硬度、代謝症侯群、內皮功能等基礎及臨床研究,2023年 入榜史丹佛大學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花蓮慈院腎臟內科主任 徐邦治:「動脈硬度 尤其是中樞的,動脈硬度的風險,包括血脂肪激素 肝臟激素,或是肌肉激素 或是尿毒素,這大概是我們研究裡面,被別人引用比較多的項目。」

能夠交出領先亞洲的亮麗成績,帶領跨院區研究,對徐邦治來說,是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無私關懷的延伸。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復健休息讓"耳石"歸位 改善暈眩症狀
東北季風快閃而過 周六補班日天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