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長4種痣有危險 醫示警:致死率高!

痣不僅會影響美觀,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影響,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冠智近期就指出,人們熟知的「痣」其實是黑色素細胞痣,是黑色素細胞聚集形成的,可能生長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有四類痣建議要切除。

有四類痣建議要切除。(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根據《華人健康網》的報導,王冠智表示大多數的痣是在青春期後逐漸出現的,礙於有些痣生長的位置不太美觀、有些會影響生活作息,有些甚至會造成病變,王冠智也建議大家有四類痣要切除,第一種是造成不適的痣,例如生長在穿著衣物易摩擦的部位,像是胸部或腰部;第二種是痣周圍出現異常表現,例如生長速度快、顏色不均勻、邊緣不規則、直徑超過6毫米等,這些痣可能會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第三種是特殊部位的痣,例如生長在手部或指甲溝,因為這些部位容易發展成惡性黑色素瘤;第四種則是先天性黑色素痣,即伴隨新生兒成長的大片黑痣,早期切除可降低發展為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王冠智說明,這些痣如果小而表面,通常可以使用雷射去除;如果痣過大或在難以處理的區域,則建議使用手術切除。

僅有1%的痣是惡性的。(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而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先前也在節目《健康2.0》指出,以痣而言,99%以上的痣都是良性,不需要特別處理,僅有1%的痣是惡性的,倘若這樣的痣變成惡性黑色素瘤,致死率相當高,也很容易轉移,像是痣的外觀不對稱;痣的界線不平整、不清晰,或是界線模糊、不光滑等,都需要注意。

此外,蔡呈芳也提到,「黑得發亮」是好的痣,「淺淺的灰」也是好的痣,但若是痣的顏色越不均勻,或是顏色太多,都是不好的跡象;再來就是痣的大小,假如痣的直徑大於、等於0.6公分,就需要高度懷疑,很有可能變成惡性黑色素瘤;痣的表面出現明顯凸起,或是表面產生變化,如掉毛、潰爛不癒合等等,也要特別小心。

指甲上長痣,有更多需要注意的細節。(示意圖/Pixabay)

蔡呈芳也指出,如果痣是長在四肢末端,特別是指甲上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又不同,蔡呈芳提醒,假如民眾年紀超過40歲,單一指甲長出黑色素的痣,尤其是大拇指、大腳趾、食指等,出現0.3公分以上的痣,有很高的機會是惡性黑色素瘤,因此民眾一定要注意身上痣的情況,發現情況不對勁,第一時間就醫檢查,才能把握黃金時間治療。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短時間體重變輕 別高興太早…醫示警:20%恐是癌症
男下體「硬了17年」金槍不倒 原來是蟲蟲寄生作祟
25歲女突昏倒送醫插管 醫揪病因嘆:每天喝3杯手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