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耍廢 當心重鬱纏身

奇美醫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提醒,重鬱症及早就醫是關鍵,完全緩解症狀更是避免復發的關鍵。(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提醒,重鬱症及早就醫是關鍵,完全緩解症狀更是避免復發的關鍵。(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現今社會步調快速,繁重的工作、物價飛漲等時時帶來挫折與壓力,難得的空閒也不想做任何事只想躺平耍廢的人大有人在。奇美醫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提醒,當心背後隱藏的情緒危機。「黯然銷魂」的表現很可能是重鬱發作的體現,當這樣的情緒狀況持續維持、惡化,就急需專業的協助。

謝光煬表示,處在困境中、情緒受苦的人可能有幾種特徵,包括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社交退縮、不與他人互動,無心工作或不專心,曠職或工作表現退步,過量的吸菸飲酒等等。無精打采的精神狀況可能持續2週以上,甚至長達數月,嚴重情況可能伴隨輕生絕望的想法、言詞。

重鬱症的終身盛行率超過1成,平均每10人就有1、2位在一生當中經歷重鬱發作。而這不僅是一時的心情低落,而是一種重大的情緒疾病,造成嚴重的社會職業功能障礙,不易自己痊癒且可能一再復發。而外在表現招致的「懶惰、軟弱、抗壓性差、消極頹廢」等負面標籤,可能進一步促成惡性循環。

謝光煬指出,若發現疑似重鬱發作的情況,請務必就醫尋求專業的治療和協助,不要獨自承受,不要諱疾忌醫。病人需要理解和支持,包容和鼓勵。而關懷、陪伴、傾聽、同理、不妄加評斷,就是最好的支持。據去年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雜誌研究顯示,「重症發作」完全緩解是關鍵,也能有效降低未來復發風險。

重鬱症經積極的抗憂鬱劑藥物治療,約有2/3的病人可達到完全緩解,若症狀僅有部分緩解,則可能慢性化,未來重鬱復發的機率將達完全緩解者的3倍。重症發作要完全緩解除透過藥物外,另也可透由心理治療、電痙攣治療、重覆式經顱磁刺激(rTMS)等其他治療方式,幫助部分緩解的病人達成完全緩解目標,重拾生活的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