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公教調薪4%玩假的? 高教工會批:7成大專職員沒保障

大選年有福,自公布明年軍公教調薪4%以來,是否為政策買票?或者真能保障軍公教全體福利,不淪為形式主義福利成為看點,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對此議題提出叩問,在大學擔任第一線的職員,迄今竟仍有近7成大專職員未獲明令保障調薪4%,政府有必要通盤檢討,別讓調薪美意淪為「打假球」。

高教工會指出,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公私立大專校院進用之專任職員有31137人 (公立:14863人,私立:16274人),其中屬編制內職員共有18600人(公立:9669人 ,私立:8931人 ),而在這之外的「編制外職員」則有12537人(公立:5194人,私立:7343人),見留言表一。

然而,據高教工會調查,這3萬多名的第一線職員,卻僅有9669名任職於公立大專的編制內職員,確定明年會比照全國軍公教人員調薪4%,僅約佔整體3成;而其他公、私立大專以校務基金聘雇的「編制外職員」,已多達1萬2537人,佔全體職員4成,長期以來卻未保障調薪,以及另有佔近3成的私立大專「編制內職員」其專業加給也未獲保障調整。

換言之,總共有多達21468名大專校院職員,佔整體職員近7成,明年調薪與否未獲保障。伴隨物價持續攀高,形同「實質減薪」。

對此情況,高教工會會同高教工會文化大學分部召集人翟敬宜,及高教工會台北藝術大學分部召集人葉晉彰召開記者會,強調不論任職在公立或私立,不論身份是編制內或編制外職員,都是我國大專校院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沒有任何一個群體應該在全國調薪時被忽視。特別是政府近年都提供學校薪資及學費補助,卻沒有要求各校該讓全體教職員薪資調整跟上基準,有如在「補助慣老闆」。

為此,工會呼籲,應當拒絕差別待遇,制度化保障學校各類職員,都該隨軍公教一併調薪,甚至考量此群體長期薪資低迷,應予以優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