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嵐諾颱風逼近,不排除發布陸警;風大雨大懶得去買菜,可先存「2食物」,可當主食又含纖維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4

 

陳大樂

 

才剛進入9月份,就有颱風靠近台灣,根據中央氣象局發布的消息,軒嵐諾颱風目前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方海面,暴風圈逐漸進入巴士海峽,對台灣東南部海面、東北部海面及巴士海峽造成威脅,已經於上午830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但也不排除有發布陸警的機會。

 

不管颱風有沒有登陸台灣,都會造成風大雨大的狀況,營養師建議可以再風雨還沒有來之前,先準備好食材,以備不時之需。馬鈴薯和地瓜這兩種食物,既可以當成主食來吃,也含有多量的纖維質,是颱風天的好選擇。

 

馬鈴薯:熱量低又有飽足感

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平價美味的咖哩飯,或是炸薯條、洋芋片等,都以馬鈴薯當成主要食材,因此,馬鈴薯經常與垃圾食物、變胖、不健康畫上等號;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澄清,馬鈴薯若不經過高溫油炸,是非常健康的天然食物;它雖然被歸於澱粉類,但卻含有高量的抗性澱粉,每一顆煮熟約有3.2克抗性澱粉。

研究發現,抗性澱粉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熱量低又有飽足感,還能減少脂肪的堆積,而且,若放到冰箱冷藏後再吃,還能提高其含量;另外,有三高問題的人,若能拿它取代平常的白飯、白麵包,再適合不過。其中,馬鈴薯大部分的維生素、礦物質、類黃酮、纖維質都在皮上面,所以最好連皮一起吃。

 

推薦食譜:馬鈴薯炒豬肉絲

食材:2顆馬鈴薯切絲、豬肉片100克、醬油1匙、鹽適量、胡椒適量、蔥花適量。

作法:

1、豬肉撒上鹽跟胡椒,放在冰箱半小時入味。

2、熱油鍋,將豬肉炒到變色,放入馬鈴薯絲炒熟。

3、加入醬油拌炒,最後撒上蔥花即可享用。

 

<洗選存用>

宜忌:馬鈴薯為茄科植物,生長過程會產生茄鹼,發芽後茄鹼會增加6倍,即使烹煮也難以破壞毒性,誤食會有噁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馬鈴薯一旦發芽,應整顆丟掉,不要只將發芽處挖除。

挑選:選擇圓形或橢圓形、表皮完整、大小適中的馬鈴薯,不要選表皮發綠或發芽的馬鈴薯,以免茄鹼中毒。

保存:乾淨的馬鈴薯可用報紙包住,或放進深色紙袋中,避免陽光直射,置於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即可。

 

地瓜:有助維持視力,降黃斑部病變機率

地瓜好處相當多,橘紅色的地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有助維持視力,降低黃斑部病變機率,同時能夠抵抗自由基生成。

地瓜大量的膳食纖維,有助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同時促進益生菌生長;陳詩婷還說,地瓜屬於主食類,適合取代營養價值較低的白飯、白麵條等;但別忘了地瓜主要成分仍是澱粉,吃多也會發胖、導致血糖不穩。

 

推薦食譜:地瓜芝麻豆奶

食材:熟地瓜1條、黑芝麻2湯匙、無糖豆漿150c.c.、牛奶150c.c.

作法:將所有食材置入調理機攪拌均勻即可享用;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議把豆漿跟牛奶加熱到40度再飲用為佳。

 

<洗選存用>

宜忌:地瓜因糖分較高,吃太多身體來不及消化,停留在腸道發酵,容易引起脹氣、放屁,容易消化不良的人,不宜一次吃太多。

挑選:選擇表皮完整,形狀圓胖為佳;發芽的地瓜代表已採收一段時間,口感跟營養價值都較差;如果地瓜表皮出現褐色或黑色斑點,也不要購買,很可能是受黑斑病菌污染所致,會使地瓜變硬變苦,對人體肝臟會造成損害。

保存:地瓜最好放在乾燥陰涼處,讓它透氣可以放比較久;夏天溫度高容易發芽,可以用報紙包起來放入冰箱,或直接蒸熟或烤熟,放冷凍慢慢取用。

 

延伸閱讀:
氣象局發布海警,做好防颱準備外,蔬菜也要準備起來,「這1類」蔬菜不受物價影響,放心買放心吃
馬鈴薯、地瓜發芽能吃嗎?吃了會中毒? 專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