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便藥、退燒止痛藥等藥品,健保未來可能逐步不給付,民眾只能藥房自費買

很多我們日常會從醫院、診所領的藥,像是軟便藥、退燒止痛藥、胃藥和幼兒藥水,未來可能都將逐步被排除在健保給付之外,事實上,這些藥,健保目前可謂都是「違法」給付。這是怎麼回事?若依法全數退出健保,民眾是不是都要自掏腰包買這些常用藥呢?

健保署日前發函給醫療院所和藥師界,要求落實減少重複用藥;健保署提出的名單,裡面有少部份是「指示藥」,醫藥界因此猜測,除了重複用藥的藥品之外,健保署也打算再一次將部份指示藥排除在健保給付之外,回歸健保法。

什麼是「指示藥」?相對於一定要醫師開立處方箋才能拿的「處方藥」,指示藥比較溫和,安全性也比較高,比較沒有副作用,因此除了醫師之外,藥事人員給予指示後民眾就可以使用的藥物,就叫做指示藥。指示藥民眾可在藥局自行購買,但必須要在有藥師在場的時候才可以購買。

指示藥在醫療院所其實相當常見。例如:醫師經常開立用來退燒止痛的普拿疼,或是很多治療老人家便秘的軟便藥,或常開立給小朋友使用的幼兒藥水,以及皮膚科常開立的外用藥膏等,用量都相當高。

事實上,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第4款規定,指示藥品不列入健保給付範圍。換句話說,假如按照法規,我們去診所看病拿藥時,當醫師開立指示藥,我們應另外自費購買,或拿著醫師的處方箋去社區藥局買藥來吃。

但現行狀況並非如此,目前許多指示藥仍有健保給付。這是為什麼呢?沒有「違法」嗎?

歷史原因+藥品給付標準,替指示藥健保給付解套

健保給付指示藥,是有歷史原因的。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理事長古博仁指出,在全民健保推動之初,為了考量病人用藥習慣及需求,另外在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11條第1項第2款中給予解套。

這項規定是,在健保還沒有實施前,原本在公保和勞保核准使用的指示用藥,醫師處方後仍可暫時支付。但健保署應逐步檢討,並且縮小指示藥品的給付範圍。

換言之,全民健保的母法規定不給付指示藥品,但子法又給了醫界解套做法。

但依照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1條規定:「命令不得牴觸法律」,長久以來,藥界希望儘速回歸母法規定,盼健保停止給付指示藥品,讓民眾自行到藥局購買,同時節省健保支出。

現行841項指示藥有給付 軟便藥用量、花費都最多

全民健保自1995年實施至今已28年,儘管健保署逐年檢討並刪除指示用藥的給付項目,然而根據健保署統計,到2022年為止,仍有841項指示藥品被納入給付範圍,總共花費健保約16.74億元(見圖1)。

圖1:指示藥逐步退出健保,現行仍有841項在給付範圍。 圖片來源 / 鄧桂芬製圖
圖1:指示藥逐步退出健保,現行仍有841項在給付範圍。 圖片來源 / 鄧桂芬製圖

從2022年健保給付指示藥品的用量來看(見圖2),使用最多的就是軟便藥,其次是退燒止痛藥,而制酸劑、消脹氣用藥及祛痰用藥也分別佔了第3、4、5名。

圖2:2022年健保給付用量前10名的指示藥品。 圖片來源 / 鄧桂芬製圖
圖2:2022年健保給付用量前10名的指示藥品。 圖片來源 / 鄧桂芬製圖

其中最特別的是軟便藥Senna glycosides,不只用藥量最多、一整年的醫令量就開出3.37億顆,健保申報金額也最高、約3.27億元(見圖3)。

圖3:2022年健保給付花費金額前10名的指示藥品。 圖片來源 / 鄧桂芬​​製圖
圖3:2022年健保給付花費金額前10名的指示藥品。 圖片來源 / 鄧桂芬​​製圖

從這些數據都可證實,在社區藥局內就能買得到的指示藥,醫生會開,開藥量還不少,而且通通都有健保給付。

台灣健保藥費支出世界第一 藥界:指示藥應退出健保

既然健保法明文規定不給付指示藥,為什麼刪除給付的速度這麼慢?28年來還有841項指示藥有給付?

一名藥師指出:「政府沒有肩膀,投民眾所好。民眾喜歡,健保也有給付,醫生當然就開。」另一名藥師也說:「健保給付指示藥講難聽點是『違法』,但政府做事也怕民怨:『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不行?』,無法跨出改革的一步。」

台東診所協會執行長唐菁華指出,台灣的藥費佔健保支出一直相當高。在90年代,政府曾經將藥費比率列為醫院評鑑指標之一,成功讓藥費比率從27%降至25%,但還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高,「這幾年因為各種因素,藥費占比又升高了。」

根據健保署數據,2022年台灣健保支出,高達28.9%是藥費,世界第一高,甚至比在全球比已算偏高的韓國還高出12.7個百分點。韓國是16.2%。

古博仁認為,健保資源有限,小小的感冒、安全的用藥,讓民眾去社區藥局買就好,資源可以挪給更需要照顧的民眾。況且,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家愈多、健保使用量愈大,面對高齡化之際,健保資源更應重新再分配,「讓指示藥品退出健保,是健保朝向資源永續的一步。」

診所看病得自費買指示藥?醫:民眾恐怕會氣爆

但面對指示藥退出健保的議題,醫界的聲音和藥界大不相同。

「診所平常開的感冒藥當中,指示藥多得會讓大家大吃一驚!」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王宏育說,萬一指示藥退出健保,不是民眾來診所時,要再自費貼錢,不然就是要自行去社區藥局購買,民眾會感覺自己被剝了一層皮。

「我總不能每次看診後、開完藥,就跟病人說:我已經開最好的藥給你了,不過藥包裡面缺了2種指示用藥,包括普拿疼、胃藥,因為健保不給付,你得自己去藥局自費購買,病人不氣爆了才怪,」王宏育說。

更何況,許多兒童用藥因為劑量少,多屬於指示藥,幼兒藥水也幾乎都是,指示藥退出健保的議題,沒有考慮到小兒科診所和幼兒的需求。

以止咳藥Medicon為例,劑量30毫克是屬於處方藥,劑量15毫克屬於指示藥。「大人來看病,我就會開30毫克處方藥,小孩來,我就開15毫克指示藥。我當然可以用30毫克的處方藥剝一半給小孩吃,但這不衛生,」王宏育說。

台灣兒科醫學會也曾經召開記者會提出訴求,12歲以下兒童用的指示藥品不應取消健保給付,而且更應該在醫師處方後再使用,避免家長未經專業診治而自行購藥,才能避免不當用藥造成的嚴重傷害。

王宏育補充,美國地廣人稀,看病既不方便又很貴,去社區藥局買指示藥是有道理的。「反觀台灣,到處都是診所,看醫師很方便又很便宜,當然是給醫師看完病開藥比較安全,尤其是嬰幼兒和老人家。」

王宏育說,醫師公會全聯會也很早就訴求母法、也就是健保法第51條能夠修法,應加上一條但書:「指示用藥(不給付),但健保目前已公告給付之指示用藥,不在此限」,就可以從法規面解套。

至於指示藥所占的健保花費,健保署統計,2022年健保總額預算8,478億元,其中藥品申報費用約2,316億元,細看項目,癌藥占最多、約402億(17.4%),其次為新藥約303億元(13.1%),指示用藥則不到20億元(0.86%)。

健保署今年開會討論 初擬15項指示藥不再給付

由於醫界和藥界看法不相同,古博仁坦言,目前的目標是朝向每年約5%的指示藥品退出健保,但這足足要等上20年。

即便民眾目前在醫療院所拿指示藥吃,不必自費,「但包括診療費、診察費、藥事服務費等,專業費用加起來很可觀,都是隱藏成本,而且也是民眾付的健保費在支出。當健保資源有限,你要怎麼取捨?」古博仁拋出問題讓大家思考。

古博仁建議,政府可以先做問卷調查民眾看法,了解民眾的接受度,以不犧牲民眾的角度,找出大家接受的範圍,才能幫助健保永續經營。

今年因藥品短缺惡化,爆出缺藥潮,藥界質疑指示藥因健保給付價格過低而影響供貨,再度疾呼健保停止支付指示藥,回歸法令與市場機制。衛福部長薛瑞元3月在立法院表示,無法承諾指示藥全面退出健保,但會逐步縮小範圍。

6月初,健保署召開會議,據悉會中初步共識15項指示藥品擬不再健保給付,主要是廠商已無生產、消化酵素、維生素或保健食品成分等品項。不過健保署強調還未定案,會再請醫界等相關單位盤點臨床必要用藥與用量,提供意見。

延伸閱讀:

感冒藥使用指南:品牌功效、副作用、感冒藥禁忌一次看

每4人就有1人便秘!過度依賴瀉藥,恐讓大腸麻痺、便秘惡化

這些藥混著吃很危險!6個常見的混藥誤區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