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具團隊心得分享 福緣廣聚增長慧命

2017年3月,慈濟環保輔具平台正式成立,到今年5月,已經服務了將近6萬個家庭。回收而來的輔具,延續了物命,發揮到的價值,甚至幫助不少經濟困頓的家庭,減輕了購買全新輔具的負擔。此外,更有人因為家人遭受病苦獲得幫助,轉而投入志工行列。一系列溫馨故事,今天下午溫馨座談,上人不斷感恩在座弟子,真正發揮了生命價值。

環保輔具,跨足外島,平台成立七年多來,成績亮眼。慈濟志工 顏煌彬:「我們現在已經走進了6萬個家庭,所做到(送出)的(環保)輔具是9萬多件。」

慈濟志工 黃朝昌:「能夠把輔具 人家不要的,不需要的 在家裡占空間的,可以轉作想要做好事 這樣的愛心。」

輔具受贈者 邵杏茹(2023.07):「有回收可以用的,這樣子也環保。」

愛心集善地,包括內湖環保輔具平台,草創時,可都是克難到不行。慈濟志工 吳敦榮:「我們剛開始是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帳棚區,擺放輔具 那現在其實我們倉庫,整個都很乾淨衛生 可以整齊擺放了。」

慈濟志工 吳錦福:「我們松山輔具(平台)起步走,只怕站 不怕慢,因為沒有倉庫 只有在環保站,有放一些簡易的輔具,我們很感恩大安 關渡,內湖 汐止跟基隆,大家合和互協 互相支援。」

志工 曾育琦:「2022年的時候,我媽媽突然腦溢血中風,那重度的昏迷。」

無常突然降臨,二話不說,收起經營多年的早餐店,全心全意照護媽媽,也牽起投入慈濟與輔具因緣。志工 曾育琦:「我就開始在想 我以前都說很忙,沒有時間做慈濟,如果像媽媽一樣 我就來不及了,物命的延續 每個人的付出,無所求 我都覺得很感動。」

志工 康華玲:「從大愛電視台開播以來,我媽媽一直是一個,大愛電視台最忠實的一個觀眾,在癌末最後的一個人生階段,她仍然堅持清醒的時候,要聽著上人的開示,去撫癒她心理的疼痛。」

也因為媽媽最後一席話,讓年輕的夫妻倆,踏上了這條行善接棒之路。志工 康華玲:「她就跟我說 妳以後如果有時間,妳一定要去跟師父的腳步,去走慈濟路 不要浪費時間。」

在場輪流分享,有淚有笑,也有因為看盡人生百態,更加惕勵自己。慈濟志工 陳坤志:「我看到案家的晚輩,在長輩的耳邊這樣輕聲細語,這樣說明我們在做什麼,所以我自己覺得說,我自己還有很多地方做不夠。」

證嚴上人開示 :「做你所說 說你所做的就很感動人了,把這些輔具 大家用心,整理得這麼乾淨 又把它送出去,這實在是 各位菩薩,師父是很讚歎你們 感恩啊。」

延續物命,同時成長了自我慧命,也造福了許許多多病苦下,無助的家庭。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安親課輔服務 志工參與培訓更放心
希臘高溫飆破40℃ 6月累計5觀光客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