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免隔離「抗病毒藥物回歸健保」? 薛:仍採公費給付
民視新聞/陳子凡、李澤民 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到立院備詢,立委和病友團體呼籲,癌症新藥在健保給付前,應該先以特別基金支出,才能及時照顧患者,薛瑞元回應,目前以健保改革優先,其他做法還要多加研究。另外,COVID-19從下週起、輕症免隔離,治療費用是否回歸健保?薛瑞元回應,原則上如此,但抗病毒藥物,目前還是採取公費給付。
民視新聞/陳子凡、李澤民 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到立院備詢,立委和病友團體呼籲,癌症新藥在健保給付前,應該先以特別基金支出,才能及時照顧患者,薛瑞元回應,目前以健保改革優先,其他做法還要多加研究。另外,COVID-19從下週起、輕症免隔離,治療費用是否回歸健保?薛瑞元回應,原則上如此,但抗病毒藥物,目前還是採取公費給付。
攝護腺肥大是一個常見的男性健康問題,尤其在年齡增長時更容易發生,並且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一位93歲的張先生就因攝護腺肥大而需要每天定時進行導尿,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打過疫苗又感染,我就百毒不侵了?過去有學者提出打過3劑疫苗後如果再確診,等於是接種了天然的追加劑。然是否這樣代表我不必再打疫苗了?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在今(30)日出席記者會時說明,雖這麼做對於XBB有一定保護效益。但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邱政洵說明,部分人士以為接種疫苗後確診,保護力極高,但「這是錯的。」 ▲邱政洵分析,mRNA單價疫苗之效益將隨時間減弱。(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單價疫苗保護力將隨時間減弱。(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過去有學者提出打過3劑疫苗後如果再確診,等於是接種了天然的追加劑。然是否這樣代表我不必再打疫苗了?邱政洵說明,根據最新研究結果,打3劑疫苗與自然感染,對於XBB有一定保護效益,但會隨時間下降 國際上疫苗研究資訊更新,mRNA單價疫苗將隨時間減弱。根據美國2021到2022年7月於Drlta與Omicron流行期間,18歲以上成人接種mRNA的疫苗保護效益(VE)分析結果後,個月內保護效益達73%,6個月降至57%;打3劑對住院保護效力89%,6個月為66%,8個月以上降到31%;65歲以上長者在前2個月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擁有健康的身體,罹患癌症這件事更是會讓許多民眾心生恐懼。然而,心臟科醫師陳衛華卻在15年間罹患了4種癌症,分析過去的生活習慣發現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許多民眾為了擁有完美的身材曲線,都會透過飲食和運動來維持身材,也為因為體重機上的數字掉了而開心,有醫師表示,先前曾有一名60歲的媽媽半年內「暴瘦10公斤
[周刊王CTWANT] 蕭彤雯在臉書透露,造成她上吐下瀉的是「沙波病毒」,也稱為「札幌病毒」,雖然和諾羅、輪狀病毒一樣,都會出現腸胃症狀,不同的是不會大規模傳染。她查了相關資料發現,患者通常是因為吃進的食物遭到病毒污染而感染,疾管署曾公布2起多人感染案例,都是在宴席上吃了生蠔或生...
不少人對於喝豆漿究竟可預防乳癌還是會導致罹癌感到疑惑,大豆中的「異黃酮」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研究指出攝取大豆異黃酮對婦癌發生率有降低作用,但也有人天天喝豆漿補充植物性雌激素,結果卻罹患乳癌。對此,營養師許睿涵點出其中關鍵,是與人體1器官功能有關。
哈佛蔬菜湯建議天天飲用,一天喝3碗,然後是餐前食用,蔬菜的皮是植化素的寶庫,千萬不要去皮,連皮一起煮湯吃,然後不加任何鹽、味精等調味料,細細品嚐蔬菜的原汁原味!哈佛蔬菜湯 食譜/食材清單/南瓜、胡蘿蔔、捲心菜(高麗菜)、洋蔥烹飪步驟:以上材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今年至少還是得打一劑疫苗,脆弱族群建議打兩劑!」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30日呼籲,疫苗效益會隨時間下滑,民眾應選擇接種雙價疫苗,有效提高免疫力。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指出,單株抗體決定擴大3類使用對象,包括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與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擴大單株抗體適用範圍 單株抗體「Evusheld」可用於預防新冠肺炎,因免疫低下族群打疫苗的保護力較低,所以需要接種單株抗體增加抵抗力。但國內1萬劑單株抗體使用情況不理想,目前尚有7128劑,將至11月30日屆效。 羅一鈞說,經專家會議討論,決議擴大單株抗體3類使用對象,包括所有正在治療中的癌症病患、...
研究發現:蛋白質少攝取2%,無形中每天會多攝取13%的熱量。蛋白質不夠,還會導致動物自相殘殺。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無法控制的食慾,很有可能就是蛋白質不夠導致的。即使每餐吃很多澱粉和油脂,如果蛋白質不夠,身體還是會覺得你營養不良,要你去吃下更多食物;只要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食慾就會開始降低。人類如此,動物更是如此。 史黛拉嬸嬸,其實是一隻母狒狒 動物每天都要吃下一定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動物生死必爭的資源。紐約城市大學研究,找來史黛拉嬸嬸,讓她吃各種營養組成的東西,餐餐吃到飽,紀錄她下肚的所有食物。很神奇,她每天吃下去的蛋白質,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都維持一樣,感覺就很像是有一個營養師在幫她規劃飲食。 動物調節身體的能力非常精密,這個能力讓我們想要去補足沒吃夠的營養素,達成平衡。 蛋白質缺乏 導致動物自相殘殺 節肢動物也是一樣。牛津大學抓了一堆蝗蟲,讓它們吃各種食物,發現它們每天都吃下差不多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接下來,提供低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的組合糧食給蝗蟲們吃,結果發現,他們的進食量增加了,但是整體蛋白質的攝取量,還是跟原本差不多。 為了吃下足夠的蛋白質,蝗蟲們只好吃下更多碳水化合
俗稱「肝包油」的脂肪肝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而減重是消除脂肪肝的關鍵;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享一個案例,案例的女病患有中度脂肪肝,但一年後再檢查,脂肪肝竟然消失了!女病患透露自己的飲食生活習慣,只做了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協會(ACS)乳癌在婦女癌症中排名第一,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提醒女性應每年定期接受檢查,早期發現可以早日接受治療。乳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5倍):(1) 有乳癌相關基因(BRCA1、BRCA2 陽性者)(2)一側乳房曾罹患乳癌 (3) 特殊家族史(家族裡曾有人於更年期前得過兩側乳癌) (4) 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次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2~4倍):(1) 母親或姊妹得過乳癌 (2) 第一胎生育在三十歲以後 (3) 未曾生育者(4) 停經後肥胖( BMI指數大於等於30) (5) 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 (6) 胸部曾接受大量放射線照射者較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1.1~1.9倍): (1) 中量飲酒 (2) 喜愛攝取高脂肪/高糖/高熱量食物 (2) 初經在12歲以前 (3) 停經在55歲以後可能危險因子(致癌相對機率未確定):(1) 口服避孕藥(2) 更年期補充荷爾蒙相關藥物女性乳癌的成因其實與荷爾蒙息息相關,尤其是曾經患了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的人更
女星唐玲2019年罹患胃癌,經過8次化療和切胃手術,又發現癌細胞轉移變成4期,因此摘除子宮和卵巢。唐玲昨(28日)發文透露,當初開刀切除胃部後,因疫情沒去醫院打維生素B12,造成缺鐵性貧血,症狀多到讓她驚呼:「當時以為我快死了。」
一上班就在辦公桌前打瞌睡?才剛準備專心辦公,但沒做什麼就覺得好疲累?醫師戴定恩就指出,每天都覺得好累好想睡,可能是缺少維生素B群,並列出缺乏維生素B群的9大症狀,建議可以多攝取五穀雜糧類、肉類、蔬果類...
日前,《ENews新聞網》曾報導12種農藥量殘留最多、最髒的水果,所以購買蔬果後,許多人都會擔心是否清洗乾淨,以免攝入農藥殘留。美國環保組織EWG最近公布了2023年的最新乾淨蔬果排名,讓消費者能夠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推動「疫苗+1」運動,但一般民眾施打意願不高。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醫師邱政洵今天(30日)表示,研究證實單價疫苗效益會隨時間減弱,接種雙價次世代疫苗預防住院的保護力提升42%至48%,呼籲民眾有必要接種1劑次世代疫苗。 疫情指揮中心推動「疫苗+1」運動,希望全民今年至少都要接種一劑BA.5次世代疫苗,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表示,不再建議一般、中度風險的成年人接種額外的COVID-19加強針,因為效益不大。 指揮中心30日記者會特地邀請林口長庚醫院醫師邱政洵說明接種次世代疫苗的必要性。他指出,根據美國CDC針對18歲以上成人的研究,施打2劑與3劑mRNA單價疫苗,其預防住院的保護效益皆會隨時間減弱;以65歲以上長者來看,接種完2劑單價疫苗2個月內保護力為77%,6個月後則降至53%,超過14個月則只剩31%;接種3劑者,2個月內保護力達89%,但6至8個月後便掉到52%。 邱政洵強調,研究也顯示接種雙價次世代疫苗,對於預防住院的保護力可提升42%至48%。他說:『(原音)打了雙價疫苗,相對於用單價疫苗來作追加劑的族群,在間隔5到7個月,或更久8到1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日前,1名57歲婦人就醫詢問:「醫師,為什麼我常常會突然覺得很躁熱,舌頭也麻麻的?」婦人原以為是自體免疫疾病導致,進行性荷爾蒙檢測後,卻發現其女性荷爾蒙數值相當低。醫師判斷應該是進入更年期後,荷爾蒙過低影響神經系統,才有舌頭麻刺的問題,給予荷爾蒙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 更年期不等於停經 而女性過渡到停經前這段時間 隨著年齡增長,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女性開始邁入「更年期」的階段,只是女性對於更年期會產生哪些症狀未必了解,甚至以為更年期等同於「停經」。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表示,更年期指的是女性過渡到停經前的一段時間,因此不會等到停經才有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人生階段,發生在女性「停經前」的一段時間,因性荷爾蒙分泌過程震盪,所以可能產生各式各樣的症狀,身體各器官、系統都可能發生變化,像是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骨骼系統、皮膚系統都會受到影響。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停經的定義指的是連續1年沒有月經。 該如何察覺自己是否進入更年期?蘇聖傑表示,「年齡」與「症狀」是判斷重點。一般更年期約在40至45歲出現徵兆,持續4至7年不等。而性荷
[周刊王CTWANT] 這起駭人病例最近在期刊《國際外科病例報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公開,受害老翁疑似在整理花圃時讓帶有引發氣性壞疽(Gas gangrene)病菌的蟲子,碰觸到他罹患銀屑病(又稱牛皮癬)的患處,或不慎被沾染細菌的鐵絲網割傷而遭到感染。老翁遭感...
有1名60歲且體重約為70公斤的婦人,過去曾在半年內暴瘦10公斤,被不少親朋好友大讚瘦身有成。不過,家人後來發現,儘管婦人身材明顯纖細許多,但發覺她的氣色不佳,於是她便就醫接受健檢。結果,醫師驚見婦人的眼白呈現淡黃色後,馬上替她安排進一步檢查,原來她其實罹患了胰臟癌2期。
掃墓時會準備一些祭祖的食物,以表誠意,而「潤餅」也常是民眾的選擇之一,不過一份的熱量都約在300到500大卡,因此國民健康署提供潤餅DIY的5大原則,讓民眾能夠吃得美味又健康。粽子有南北之分外,其實「...
[NOWnews今日新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3月6日起推行「疫苗加一」活動,根據統計,活動實施以來共40.8萬人接種疫苗,其中35.6萬人接種次世代疫苗、2.8萬人接種基礎劑,提醒民眾因單價疫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