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大缺貨何時解? 食藥署:醫院使用端已未缺 最快要10月底恢復正常狀態

市占率7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因未能符合 PIC/S GMP規範遭食藥署勒令關廠,引爆國內手術、洗腎必用的輸液(生理食鹽水)大斷貨危機,究竟何時能恢復?食藥署今(19)日表示,目前已陸續分配醫療機構共174家次,包括國產及專案輸入合計約68萬瓶/袋,因此沒有缺貨的問題,目前影響到的僅是庫存的部分,預計要完全恢復正常供應,最快要等到10月。

由於永豐過去產量一個月供應196萬袋,扣掉庫存之後,國內缺口每個月約150萬袋,為了彌補輸液的臨床需求,食藥署自5月初起積極採取各項因應作為,除了請國內合格廠商持續增產,並核准專案輸入,雙管齊下救急輸液缺貨的危機。

食藥署長吳秀梅說,針對國內增產部分,上週已有13萬袋,本週預計還會有11萬袋;而在國外專案進口部分,以500 mL計,上週已抵台31.6萬袋,都已經全數開始配送,本週也將陸續到貨56.4萬袋,共計抵台數量達到約88萬袋。

食藥署目前已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於「西藥供應資訊平台」,並建立媒合機制,醫療機構無法購得藥品時,可至該平台通報,亦會安排專人聯繫通報機構,並媒合廠商供應,截至6月18日中午,計359間醫院及診所通報,共媒合724件。

吳秀梅強調,目前個醫院使用端都已經沒有缺貨的問題,主要影響的是庫存的部分,因此目前配送皆是為了補助庫存,預計最快10月讓食鹽水供應恢復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