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專案輸入+國內增產逾百萬袋 食藥署長曝現況

食藥署長吳秀梅預估,供貨情形最快10月才能平穩。記者賴昀岫/攝影
食藥署長吳秀梅預估,供貨情形最快10月才能平穩。記者賴昀岫/攝影

市占率達7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因出現重大違規而停產,衛福部透過「國內廠商增產、國外專案輸入」雙管齊下盼緩解,上周已有首兩批到貨,本周將再輸入56.4萬袋大型輸注液藥品,目前專案輸入累計約88萬袋、國內增產24萬袋,截至昨天中午,已將約68萬袋送至174家次醫療院所,食藥署長吳秀梅指出,整體而言每周用量達30萬袋,使用端都沒有缺貨,主要影響的是內部庫存量,供貨情形最快10月才能平穩。

因應永豐目前停業狀況,吳秀梅說,為滿足臨床需求,經請國內合格廠商持續增產,並核准專案輸入,累積至本周,以500毫升計算,專案輸入生理食鹽水抵台數量將達約88萬袋,其中有56.4萬為本周輸入;國內廠商也增產因應,目前累計24萬袋,其中有11萬瓶為本周增產,經調查臨床需求,截至18日中午,已陸續分配到174家次醫療機構,合計約68萬袋,即國產加上專案輸入。

本周到貨的56.4萬袋,分別為美達特有限公司從希臘輸入的4.8萬袋、台灣大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本輸入的7.04萬袋、台灣伯朗股份有限公司從印尼輸入的38.88萬袋,以及培力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本輸入的5.68萬袋。

醫療院所通報的數字,都是自己的庫存考量,吳秀梅強調,使用端都沒有缺貨,主要影響的是內部庫存量,因為永豐過去市占率相當高,所以缺貨狀況,和永豐復工以及國內增產有關,永豐目前僅繳交改善報告,但仍有多項缺失未改善,預估供貨情形最快10月才能平穩。

吳秀梅表示,食藥署目前已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於「西藥供應資訊平台」,並建立媒合機制,醫療機構無法購得藥品時,可至該平台通報,亦會安排專人聯繫通報機構,並媒合廠商供應,截至113年6月18日中午,計359間醫院及診所通報,共媒合724件。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像二流城市?他噴爆台北已淪「六都最末」 網舉一指標最準
破千萬次觀看!日正妹「無碼吸乳器」教學片爆紅 網狂讚:很實用
糾紛頻傳!為何老人認為「博愛座」專屬他們?網挖出1975年這件事
不辦婚宴、不拍婚紗…她高呼「裸婚超爽」:舒服人生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