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專案進口本週2批抵台》能補足缺口?藥師:食藥署太樂觀...新冠又起點滴量恐增1-2成

首批10萬袋輸液12日晚已抵台,第2批21.6萬袋預計15日抵達,但藥師認為仍無法補足缺口。(圖片來源/ACworks@photoAC)

國內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莊工廠,因違反藥事法PIC/S GMP相關規定遭勒令關廠,但其每月生理食鹽水產能約196萬瓶、市占率高達7成,造成全台大型輸液正常供應。

為補足臨床缺口,食藥署12日發布新聞稿表示,自今年5月初起,即採取各項因應作為,包括請國內合格廠商增產、啟動公開徵求專案輸入或製造,以利後續銜接供應,除公布替代藥品資訊,也建立媒合機制,針對醫療機構通報案件,安排專人聯繫通報機構,並媒合廠商供應,以利各層級醫療機構取得所需藥品。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12日在食藥署例行記者會中說明最新進度,表示首批10萬袋來自馬來西亞的生理食鹽水正在船運中,將在晚間抵達台北港,第2批21.6萬袋則是從越南進口,預計15日晚間抵達台灣,從本週起逐批陸續到貨,只要有貨上船就會對外公布。

至於外界關注永豐化學何時能恢復生產,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坦言,「到今年底恐怕都沒有辦法恢復生產」,並表示永豐缺失非常多,從重度、中度到輕度,當時稽查統計有63項,目前業者提的改善報告還不夠。

對此,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直言,「前幾天的公告說短期內永豐沒辦法恢復正常運作,那食藥署有沒有其他規劃?」

食藥署太樂觀?新冠又起輸液量恐增1-2成

沈采穎表示,中化公司目前只有做沖洗液,沒有作500c.c的注射液,「但注射液其實也很缺,所以政府是否有長期規劃?在價錢上也能有一些調整?又或是有證照的廠商要不要加班加給?且永豐缺口200萬袋也沒有公布,目前總共也才進口30多萬袋,這樣要多久才能補上?」

沈采穎認為食藥署太樂觀了,「連我一個診所開業牙醫師朋友都要跟我調注射液了,我說我這裡(藥局)沒有注射液只有沖洗液,現在醫師公會也不敢吭聲,他們是不是可以出來幫政府背書說目前這樣的量,是否對於醫學中心、地區醫院或區域醫院、甚至是診所都是夠的?而且現在新冠疫情又起來了,有時嚴重發高燒去醫院也需要吊點滴,需求量可能至少又會增加1-2成。專案進口的部分食藥署要規劃多久?」

她也提到,除了食藥署規劃時程進度緩慢,疾管署的監測和公佈消息也都太慢了,「像新冠快篩也是,為什麼到現在才發?全聯會4月20幾號就公布,我們5月4日就拿到貨,但醫師公會全聯會6月7日才發文詢問大家要不要,現在要到7月才拿得到貨,而且政府很奇怪,已經說(快篩)年底到期,之前如果就提早開始發,現在大家都有得用,也不會像現在叫不到貨。」

認為食藥署太樂觀,以目前專案進口的量恐無法補足輸液缺口。(圖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藥師建議:把永豐工廠租給有能力改善的藥廠接管生產

沈采穎無奈指出,政府並沒有危機意識,不管是輸液專案進口還是新冠快篩,都沒有短中長期計畫,「這樣要如何鼓勵廠商來生產、如何增加生產線,以及未來如果真的要打仗的話該如何因應?」

她認為依照目前的輸液缺口和新冠疫情再起,要在6個月內走到中期目標,否則會很慘,「如果現在不做的話,一年後還在專案進口。」

另外,沈采穎也建議PIC/S可以直接到永豐,把永豐工廠租給有能力改善的藥廠去接管,「這是最快的方法,一方面幫人民省納稅錢、一方面能快速解決問題,政府一定要有魄力來介入執行,才能改善。」

沈采穎建議政府應直接把永豐工廠租給有能力改善的藥廠接管、生產製造輸液。(圖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籲醫療機構,勿大量或重複訂購避免浪費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因應專案進口藥品陸續輸入及國內合格廠商持續增產,食藥署已於「藥品供應監測系統」建置「輸注液藥品需求填報」功能,並於6月7日開放醫療機構定期填報需求,以利後續藥品分配;並表示目前已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於「西藥供應資訊平台」、建立媒合機制,截至11日共計296間醫院及診所通報,共媒合544件。

王德原表示,配合第一批專案輸入注射用生理食鹽水抵台及國內合格廠商增產,本週將陸續分配至所需醫療機構,食藥署將持續調度藥品供應,並呼籲醫療機構,各類大型輸注液藥品切勿大量或重複訂購、避免浪費及使用於非臨床必要的用途。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三階段方案公布後停火只差一步 布林肯要哈瑪斯不要再討價還價
股市小白》投資入門指南 投資新手必懂的股市專有名詞與財報看法
抵擋熱錢、降溫房市 央行楊金龍「升準不升息」雙管齊下「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