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專案進口首批6/10前到 醫憂壓縮國內藥廠

台北市 / 翁乾晃 甘媄心 報導

先前輸液大廠「永豐」違規停產,造成國內出現輸液缺口,就怕沒貨可用,衛福部緊急啟動專案進口,第一批超過20萬袋,預計6/10前到貨,只不過價格都提高了兩到三倍,健保署說明,是因為運輸成本、需用現金買貨,導致費用較高,但也有醫師質疑,若都靠專案進口,不但品質難把關,成本變高之外,也會壓縮到國內藥廠生存。

一包包袋裝食鹽水,醫院手術打點滴不可或缺,輸液大廠「永豐」違規停產後,就怕國內陷入輸液缺貨潮,衛福部緊急啟動專案進口,第一批20多萬袋,預計6/10前到貨,其中包括500毫升的輸液,價格從25元調高20至50元不等,1公升的注射液,3公升的沖洗液,價格也都多出2至3倍,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國際現貨市場要用現金去買貨,從日本或是東南亞國家進來,而且是緊急進口需要排緊急的船班,所以運輸的成本會非常高。」

只不過,專案進口輸液價格提高,也掀起醫界質疑聲浪,有醫師認為進口國外藥廠,運輸過程可能導致變質,輸液成本變高,更壓縮到國內藥廠生存,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說:「國內的價格壓太低啊,國外價格變成升太高,國內藥廠根本不想做因為無利可圖,那國外就分成花大錢,每個月花一億這樣去買點滴。」

但緊急輸入,到底能不能補足缺口,食藥署推估以每袋500CC換算,先前市佔高達7成的永豐,每個月可以供應196萬袋,停產後還有少許庫存,6月缺口大約為110萬袋,但到了7月以後,每個月預計都有,150萬袋的輸液需求。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當然要來評估說是不是接下來,其他廠商願意幫我們增加更多產線,讓未來整個產量他們在市占比較多一點,目前預估可能到10月之前,都還得有一部分要靠專案(進口)。」衛福部說明,已經多方委託國內外,各家廠商緊急生產,往後也會避免輸液「寡佔」市場,以免獨大藥廠違規時,容易造成斷貨窘境。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遭駭 損失比特幣價值近百億元
標普調降法國信評至AA- 因預算收支惡化
輸液專案進口 健保共擬會同意2至3倍價格支付